故相贾氏

当年构华居,权焰倾卫霍。
地力穷斧斤,天章焕丹雘。
花石拟平泉,川途致兹壑。
唯闻丞相嗔,肯后于下乐。
我来陵谷余,山意已萧索。
苍生堕颠崖,国破身孰托。
空悲上蔡犬,不返华表鹤。
丈夫保勋名,风采照麟阁。
胡为一声钲,聚铁铸此错。
回首耒草碑,荒烟掩余怍。
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猜你喜欢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高秋风月变新凉,老泪何堪不计双。
从此梦魂应逐汝,南云夜夜过鄞江。
巴蜀何多事,贤能见一时。
才为花县宰,早受菊坡知。
关外科民急,兴元易帅迟。
预曾陈利病,人不信著龟。
搆得先天那一机,脸中字脚没星儿。
直从千圣头边坐,不许儿孙取次知。
卫郊多垒少人家,南渡天寒日又斜。
君子素风悲已矣,杏园无复一枝花。
天吴凭怒鼓涛澜,不作闲居卷轴看。
夜半负山谁料得,重来坐失两高寒。
忽从一宦远流离,无罪无人子细知。
到得长江闻杜宇,想君魂魄也相随。

上将璇枢切禁林,登坛自识主恩深。云连城阙江声壮,节拥楼船海气阴。

宦辙百年萍梗路,离筵千里弟兄心。庙堂正复思颇牧,岂有雄才可陆沉。

一函香骨埋沙漠,魂魄多应绕汉庭。
惟有春风知此恨,年年吹指草痕青。
哀乐生有端。
离会起无因。
去事难重念。
恍惚似如神。
属期眇已远。
后遇邈无辰。
驰风扫遥似。
轻萝含夕尘。
思君成首疾。
欲息眉不伸。

猗兰生中谷,不采恒自香。园丁亦何知,掇置近中堂。

朝培根愈萎,暮沃叶已黄。将养虽以时,物性终见伤。

园居潇洒复何求,天际浮云任去留。病枕夜长妨稳睡,吟筇冬暖散闲愁。

支离未就归田稿,汗漫虚疑驾海舟。五十五年成底事,春风依旧屋东头。

豪杰相从意气中,怜才倾倒独萧公。后来可是无奇客,东阁投名尚不通。

寤寐溪山好,相过不厌频。
诗留曾宿客,月照乍归人。
率尔呼盘粲,凭谁辩主宾。
未须陈咫尺,高谊总秋旻。

白水青山秋可怜,碧楼风物敞芳筵。交深傲吏形骸外,兴逐词人菊酒边。

歌罢海云过暝色,坐来檐月挂寒烟。更为后会知能几,江海萍踪各渺然。

柱折并维裂,畴当复幸生。独扶天地力,捐麋有馀馨。

位置第一流,自言公惭卿。早秉史臣笔,并著谏臣名。

痛哭弭丧乱,丧乱驰削平。大节无自死,死忠甘磔刑。

哀号我祖宗,动天不绝声。侯爵酬忠烈,一人扬有明。

狎主齐盟日,气谊素英英。花月无孤影,文酒必先鸣。

刚风馀涕泪,三忠濯厥灵。

榴花红吐。驹光瞬又逢端午。薰风解愠琴堪抚。竞渡龙舟,厌听喧箫鼓。

五十六年徒自苦。勤偏把拙终难补。胸中犹幸无城府。

且倒蒲觞,一醉高千古。

轻风软日钱塘路,抛得闲身入画图。山解撩人花解语,恨无千眼看西湖。

登高才匝月,今日又重阳。破帽不堪落,霜花应更黄。

白衣虚送酒,异客倍怀乡。寂寞兼风雨,那禁秋夜长。

不道先师具大眼目,只道先师无肯路。
还有知得者麽,杨岐之衣到松源师祖不传,
临终谓兄弟久聚。正路行者有,
只不能用黑豆法。难以荷负正宗,
临济佛法到此平沈。痛哉痛哉,
以此见先师,深得师祖之旨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