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采芝图

天上金鸡放赦时,未央前殿定朝仪。不知此老缘何事,犹向山中采紫芝。

元明间浙江海宁人,字虚白,号斗南老人。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猜你喜欢
还乡夫子遇贤侯,抚字情知不自由。莫把一名专懊恼,
放教双眼绝冤仇。猩袍懒著辞公宴,鹤氅闲披访道流。
犹有九华知己在,羡君高卧早回头。

北固山前波浪远。铁瓮城头,画角残声短。促酒溅金催小宴。

灯摇蜡焰香风软。

落日烟霞晴满眼。欲仗丹青,巧笔彤牙管。解写伊川山色浅。

谁能画得江天晚。

殿阁风来六荚新,勾芒犹是管馀春。
明朝斗外星初转,今日樽前夏未真。
九十日都成此会,八千年更属何人。
并将骀荡清和德,锺作崧高骏极神。

水乡经月雨,潮海暮春天。
芒种嗟无日,来牟失有年。
人多蓬菜色,村或断炊烟。
谁谓山中乐,忧来百虑煎。

滁流亦沂水,童冠得几人?莫负咏归兴,溪山正暮春。

桃花新水涌吴艚,十五渔娃橹自操。
网得钱塘一双鲤,不知鱼腹有瓜刀。

侬如天上月,日照乃有光。三载罢膏沐,思欢来理妆。

淫威何太甚,原外鹡鸰鸣。空拟班昭疏,甘成聂政名!

肝埋有处士,肠断是零丁。遥识江胥路,霜飞独满城。

岱嶂吞吐云烟迷,山川独胜东南奇。
银河倒泻风雨急,玉龙交战冰霜飞。
巨流溅石驾空谷,仰望斯须突起粟。
西湖不羡冷泉亭,爽利可人清兴足。

我亦头陀繫远边,羡君来去自飘然。众生投虎婆心切,只杖如龙侠骨坚。

鸭绿波横杯再泛,燕支雪尽履将穿。故人白首诗篇足,趺坐还同啮旧毡。

远渚蒹葭覆绿苔,姑苏南望思裴徊。空江独树楚山背,
暮雨一舟吴苑来。人度深秋风叶落,鸟飞残照水烟开。
寒潮欲上泛萍藻,寄荐三闾情自哀。
见说南来处,苍梧指桂林。过秋天更暖,边海日长阴。
巴路缘云出,蛮乡入洞深。信回人自老,梦到月应沈。
碧水通春色,青山寄远心。炎方难久客,为尔一沾襟。
入门松桂深,清气生人心。
霞影迷窗绮,花光照地金。
微风起层阁,初月升高林。
终夜魂自健,满堂钟磬音。

相守无欢悰,送子走马去。青枣不著花,纂纂在高树。

赤心持奉子,将子尚无吐。布褐有石交,簪带少肺附。

神明既不关,欢谑又何助。陈人负屯骨,握鉴定沟瞀。

薄植期前修,驽足切遐慕。回首一蹉跌,万事叹错迕。

期子金石坚,钦子文章富。惜子远行迈,郁勃发奇趣。

鹊山秋在朝,华不秋在暮。朝暮鹊华间,秋色眉棱度。

洒词搜清寒,渺渺澹思虑。维予砖瓦姿,磥砢掷霜露。

谁能不雕厉,辗转自耽误。诵子历下诗,得阴雨恐惧。

潘生珑无近情,此意或可语。索米良以艰,寄食岂容屡。

久羁童仆疑,习见亲昵斁。九十月之交,余亦奋南翥。

百尺高藤树杪悬,朱英烨烨缀青烟。夕阳似与矜颜色,烂着丹霞媚远天。

万壑递层阴,光分一径深。草丛留宿雨,云破见归禽。

奇石呈幽赏,鸣泉怀好音。林端清籁发,适伴越人吟。

夏入边城草色凄,繁花开向路东西。交枝露退红犹滴,密叶风柔翠欲迷。

衣上娇香飞粉堞,酒中高咏转黄鹂。公馀对此成清赏,况复连旬息鼓鼙。

中秋良夜泊淮壖,露冷风清月满船。千古共传今夕好,一年争似此时圆。

桂枝看冷蟾宫近,玉宇云消宝镜悬。好景独怜空自负,蓬窗攲枕且高眠。

惜年华、匆匆过了,那堪短日如许。冷清清地长愁病,禁得几宵疏雨。

当年事。空忆著、雕栏玉砌春风里。斜阳归去。算只有多情,伴人瘦影,相对各无语。

思伴侣。斗草西邻儿女。别来也应憔悴。青衫翠袖知何处,脉脉尽随流水。

君听取。君不见、纷纷今古皆如此。谁非谁是。何必问青天,本来造化,万物总难据。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