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岳仙人不我期,碧云幽恨独心知。坐间优孟已难别,笔下羊欣更出奇。
自是人才空立异,当知臣叔本非痴。重轻到了存公议,挥扇何劳强执葵。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而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
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长波一泻细涓涓,截断春山百尺泉。二道河旁亲驻马,方知世有漏沙田。
千尺长虹下饮溪。两山环合翠屏围。非鱼定不知鱼乐,得鹿还生失鹿悲。
花蔼蔼,絮霏霏。东风不染鬓边丝。百川尚有西流日,一老曾无却少时。
溪头冻合雪风晴,寒袭重裘一气凝。谁把玻瓈都击碎,定知渔榜晚收冰。
秋气日以佳,微云不成雨。青山天际来,与我为宾主。
飞龙及舞凤,突兀在庭户。须臾雾霭为,草树粲堪数。
謇予麋鹿姿,讵意婴圭组。蹙缩匪天真,驱驰漫尘土。
偶坐属无喧,晴容湛空宇。欲去复踟蹰,此意谁当与。
萧寺过逢共举觞,无边秋色入重阳。菩提带雨犹分翠,菊蕊含霜半吐黄。
趺坐漫思参大乘,翻经聊复礼空王。胜游祇为开莲社,何用登高落帽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