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有荆山璧,不以易银镠。《韶虞》发高音,《阳阿》何足讴。
高门击钟磬,尊爵缺献酬。酒肉虽饫人,豪杰当怀羞。
不闻弋鸾皇,披羽持为裘。一朝毁周鼎,铸作棘与耰。
白首不能言,小子方咿嚘。愿舍中闺态,君当听道周。
司马迁生蔡邕死,关系存亡一代史。有元实录录未曾,后妃传事逸无徵,幸向宫监馈饧饵。
挽起井中僧大梓,史不可死身不死。小车赐宴诗后成,先忧之意答圣明,忽然东阁闻履声。
亡臣佐命满君侧,岂必人人文相国。无城守功作余阙,安得和州享庙食。
呜呼责尔一死尔亦能,只恐真珈饮器没西僧,万古空图永穆陵。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维扬乔木翰林家,底事投閒钓鹭沙。真隐每嫌劳物色,烟波深处足生涯。
惆怅莺花梦里过,沧桑不改旧山河。乾坤满眼风涛阔,湖海惊心浪迹多。
千里白云凄远目,九秋零露冷烟波。凄凉故国凭谁问,一样愁思寄咏歌。
五岭关山险,三城郡邑新。峡犹传帝子,庭说降仙人。
嘉谷衔何日,菖蒲采及春。征蛮如续记,先为访遗民。
绿柳垂条千万缕。又见落梅如雨。送尔于归去。一般泪点何愁绪。
不恨当前留不住。但恼重逢无据。此后相思处。燕云万里迢迢路。
涌泉妙喻品题奇,开府推崇赵国诗。学到百川才沛若,赋成两汉德袆而。
千言自挟惊涛壮,一字全消涨墨滋。挥洒真能添活泼,纡回应与作涟漪。
鲸铿能得汪洋势,獭祭都袪汗漫词。远溯源头三峡上,高标名手六朝时。
拟将郭象悬河口,为抒宗生破浪思。锦绣每翻新颖样,波澜独具老成姿。
书中味义珠船获,篇里搜珍铁网垂。好藉韩潮留后劲,不妨陆海仰前规。
十分卓识呈泾渭,五色文章绘涣濉。想见寸心滂沛吐,露毫濡染正淋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