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一柱碍云低,破暗功同日月齐。半夜火龙蟠地轴,八方星象下天梯。
光摇滟滪沿珠蚌,影落沧溟照水犀。文焰逼人高万丈,倒提铁笔向空题。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蝉联三世旧,晼晼二毛侵。白璧成长恸,青纶遂陆沈。
看云空有泪,听雨若为心。咽咽吹箫送,哀湍共一音。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十载词林供奉中,史才经术并称雄。恭承三命铜龙署,兼典诸儒白虎通。
要地持衡三北斗,清声曳履入南宫。犹言紫极氤氲处,非复文昌八座同。
寺中闻说牡丹花,多少人争耳傍誇。潦倒参军来看晚,数枝已谢病僧家。
观书每成倦,徙倚凭斋阁。烟景翳山池,春阴敛花萼。
衰侵迫惆怅,节变乖行乐。不有恬然想,何因堪寂寞。
般般白虎,观衅荆楚。孙吴不逞,金皇赫怒。武形有亏,金兽失仪。
圣主应天,斯异何为。
居然瀛岛近,夜色快幽寻。荷芰浮香净,楼台倒影深。
谁家飞玉笛,隔水咽瑶琴。游赏七桥畔,悠悠物外心。
骢马乘来四载馀,京华处处避幡旟。饱闻圣主求言诏,未见诸臣《谏猎书》。
岂是阳城方简默,不劳永叔代踌躇。老生局外多私计,勿使吾曹望或虚。
西风寒峭,怪竹里蟾光,今宵偏皎。寂寂药房重启,数惊宿鸟。
算来清赏人知少。记当年、香闺稚小。笑携女伴,惜花爱月,眠迟起早。
空叹息、颜随秋老。愁魔相逐,病魔相搅。回首繁华去也,半生烦恼。
新茶且共灯前试,更博山、沉水微袅。小帘风揭,疏棂露湿,邻鸡催晓。
早眠轻节序,垂老倦精神。半夜两年梦,孤灯千里身。
钵分新岁饭,衣拂旧时尘。后饮屠苏者,其如感叹频。
老僧七十九,自说少游方。试问章山景,炉添一炷香。
岭道崎岖血战回,江亭下马共衔杯。风摇白羽仍如月,歌发红妆尽落梅。
返照欲从高阁敛,青尊还向彩舷开。同舟此日君能几,不为城头画角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