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年诗意图

野水连村绿,云山隔岸青。桥低疑碍艇,树密不遮亭。

奇字无人问,清琴只自听。百年栖宿意,把卷忆曾经。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猜你喜欢
唤作忘忧草,相看万事休。
若教花有语,郤解使人愁。
行殿峨峨出绿槐,琳房芝阙耸崔嵬。
管弦飘落人间去,幢节疑从天上来。
基业百年传圣子,黔黎四纪乐春台。
孤臣不得同鍼虎,未死心先冷若灰。

爱花成癖不待招,春来遍踏东西郊。起闻啼鴂送春去,犹跨短?摇吟鞘。

斜街草堂地清绝,瘦藤当户拿老蛟。土墙面面红窣堵,沙径曲曲青盘坳。

矾头暗皴高下石,亭子乍剪离披茅。巧从阴借桃李杏,惜少水养菰芦茭。

棠犁素妆太浅澹,繁蕊乱拆丁香苞。新开海棠好颜色,两树气压千花梢。

主人为言初买得,旧根带土枯蒲包。担头亲为解其缚,位置特许依书巢。

栽培本关造物意,人事未尽休轻嘲,泉口尝手自灌,及见红艳青葱交。

他人买园身不到,君乃僦屋情难抛。花时连日得休沐,剥啄有客门频敲。

行携几榻随分设,野蔌蒸齑樽洼匏。偶然兴到触佳句,已被万手争传钞。

我诗不工强属和,出语毋乃同号呶。不成甘受金谷罚,忍负新月垂弓弰。

闻汝相随入翠微,归时晚色已凄迷。樱桃为喜筠笼重,燕子休嫌茅屋低。

我老恐妨儿辈乐,新诗欲继古人题。年高自觉摧颓甚,送客何嫌过虎溪。

延陵家住温陵东,南窥大海连空濛。五夜扶桑气先白,四月刺桐花正红。

延陵自是黄冠客,名姓几时隶兵籍。案头庄列万馀言,箧里孙吴二三策。

一著戎衣又十年,三时讲武复谈玄。閒教弟子六七辈,朗诵黄庭千百篇。

寥寥一室梅花寨,钟磬冷冷发天籁。鲛女闻经罢泣珠,渔人听法争持戒。

心本孤高绝世嚣,有时飞札问三茅。醉磨夜斗七星剑,梦斩秋潭独角蛟。

昨夜营门领飞檄,秣马徵兵远行役。道过乡山得到家,松门霜雪回春色。

我昔青年爱游衍,席帽肩舆不知远。金栗峰头鹤共眠,清源洞里僧同饭。

云树荒台秋草蕃,温陵大姓几家存。繁华不见今头白,待尔重来仔细论。

江声含早秋,楚色暗朝雨。双桨入烟中,微闻凫雁语。

青山隐楼阁,芳草失洲渚。遥问汉阳城,濛濛在何许。

百丈冈头佛寺开,晚凉按辔陟崔嵬。落花乱逐溪流泻,归鸟低冲马箭回。

云外老僧锄笋蕨,树根童子扫莓苔。景清爱借禅房宿,不为参玄听讲来。

长川妓子早晨来,戴笠骑驴帕拥腮。总在狭斜坊里住,教坊日日听差回。

篷窗坐春雨,偏与睡相宜。襆被支头稳,茶瓯破梦迟。

昔年为客惯,今日觉吾衰。无限沧洲意,令人有所思。

微寒尽余威,园林纳新意。品类纷有名,皆从上古至。

我生与万族,衣食各生智。凤皇啄琅玕,鸱鼠甘粪利。

当其经营中,了不异人意。苟为易地谋,两两相唾弃。

郁郁成都桑,劳劳有深义。自非天下才,此事良不易。

常恐时数来,便令负斯志。妻织儿胜锄,悠然足高睡。

势压长江空八阵,吴都仙客此修真。寒江向晚波涛急,
深洞无风草木春。江上玉人应可见,洞中仙鹿已来驯。
龙车凤辇非难遇,只要尘心早出尘。

石室奇分十二洲,层峦峭削野烟浮。空青云锁芙蓉寂,嵂兀晴开古径幽。

玉乳光悬山涧月,奇葩香散洞门秋。寻真仙吏双凫迥,拾翠名岩一鉴收。

藓暗璿题蝌蚪篆,花明剑佩鹔鹴裘。氲氤紫气关前满,千载应传此日游。

绛阙连碧城,白日横采霓。钧天万舞彻,鸾凤鸣且飞。

我为帝所游,十日不知返。我乐殊未央,尚恨春昼短。

东风吹蟠桃,花落满我衣。拂去还复来,悠然生我思。

顾谢众仙人,我自人间世。世累虽可憎,天上亦多事。

八字山头雁,武昌江上鱼。

杯湖风舞翠绡转,樊山烟锁青螺堆。

凿翠从阳谷,移来佛屋东。空嵌才一窦,夜与日华通。

石门南去祭星坛,可有仙真驾紫鸾。北斗无声霜月古,四山松桧逼人寒。

解脱信传春已暮。星旌丹旐云中辂。夜来明月晓来风。魂断大河东。

从前心事无由说。飞絮漫天江水阔。兰摧玉折被人怜。异路隔重泉。

陈仓北去别烟萝,漠漠神皋电转过。天外三峰朝白帝,关中八水走黄河。

秦灰劫尽龙蛇远,汉殿春空雉雀多。王气伯图俱灭没,终南晴翠郁嵯峨。

  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

  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污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