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青云城上头,城下乱水亦东流。谁家烟中杨柳树,鸣鸟一似黄栗留。
是时东风荡瀛洲,瀛洲冠带集英游。有客抱琴来海岳,罢弹为我夸韩侯。
韩侯家庆邘晋始,异代流风尚能耳。九十丈人住丹丘,犹子类翁翁类子。
一门两世百八十,更问千年今有几?余系生子子生孙,锦衣烂照晴空里。
我向瑶台听洞箫,灵风浩荡迷宫征。桂枝翠弄月光寒,一时秋满芙蓉水。
神仙中人无俗贾,说似青天天为喜。往年初识吏部君,吏部有子才绝群。
与我同僚内相府,给事朝夕均劳勤。是则知君莫如我,作歌盛德况所欣。
皇都二月花纷纷,美酒斗倍钱万文。把酒欲醉春日醺,为君却日呼流云,此歌此事今罕闻。
延川未撤警,夕烽照冰雪。穷边苦寒地,兵气相躔结。
主将初临戎,猛思风前发。朝笳吹馀哀,叠鼓暮不绝。
淹留未见敌,愁端密如发。予闻古烈士,自誓立壮节。
丸泥封函关,长缨系南越。本为朝廷羞,宁计身命活。
功名非与期,册书岂磨灭。然由在遇专,丑类易剪伐。
训士无他才,赏罚在果决。近闻边方奏,中覆多沈没。
罪者既稽诛,功者不见阅。虽使颇牧生,勇智当坐竭。
或云庙堂上,与彼势相戛。恐其立异勋,欻然自超拔。
不知百万师,寒刮肤革裂。关中闲诛敛,农产半匮竭。
我欲叫上帝,愿帝下明罚。早令黠虏亡,无为生民孽。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而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呜呼!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盖君若赘旒久矣。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其为魏也,为六国也,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为一亲戚也,纵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虽然,魏王亦不得无罪也。兵符藏于卧内,信陵亦安得窃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径请之如姬,其素窥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窃符,其素恃魏王之宠也。木朽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权于上,而内外莫敢不肃。则信陵安得树私交于赵?赵安得私请救于信陵?如姬安得衔信陵之恩?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履霜之渐,岂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众人不知有王,王亦自为赘旒也。
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春秋》书葬原仲、翚帅师。嗟夫!圣人之为虑深矣!
射猎归来夜已迟,霸陵亭尉醉呵时。将军莫恨封侯事,何限人间是数奇。
忆过西湖上虎丘,雪霜乘兴偶来游。苍崖古木见僧刹,落日微波迎画舟。
从道前尘都妄想,亦逢清境为淹留。座中同是东南客,试说风烟似彼不。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寄兴时。稼穑但凭牛犊健,阴晴每付鹁鸪知。
托寻花去将予乐,借卷桐吹写所思。抚景寓言良不浅,春来非是爱吟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