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丝弃道边,何日缘长松。堕羽别炎洲,不复巢梧桐。
请君且勿饮,听我歌懊憹。在昔全盛时,冠盖纷相从。
盘游易水上,意气天山雄。金刀手割鲜,酒给葡萄浓。
坐有一枝春,秀色不可双。娉婷刘碧玉,绰约商玲珑。
宝髻金雀钗,已觉燕赵空。或闻操南音,未解歌北风。
上客惊且疑,姓字初未通。问之惭复泣,乃起陈始终。
妾本建宁女,远出西山翁。父母生妾时,谓是金母童。
梨花锁院落,燕子窥帘栊。迢迢官朔方,南归山水重。
侵贷国有刑,桎梏加父躬。鬻女以自赎,白璧沦泥中。
秋娘教歌舞,声价倾新丰。永为倡家妇,遂属梨园工。
览镜拂新翠,吹箫和小红。身居十二楼,屡入明光宫。
京华多少年,门外嘶青骢。自伤妾薄命,失路随秋蓬。
不如孟光丑,犹得嫁梁鸿。客闻为三叹,祖德宁未崇。
回黄忽变绿,人事何匆匆。有客伤缇萦,无人怜蔡邕。
遣使白丞相,削籍归旧宗。小史三十馀,勿恨相如穷。
配汝执箕帚,今夕看乘龙。鸳鸯并玉树,鹦鹉开金笼。
银甲不复整,红牙不复摐。提瓮自汲水,絺绤亦御冬。
应非事羊侃,颇类归建封。琵琶感商妇,老大犹西东。
崔徽怨憔悴,浪写丹青容。依依章台柳,落絮春无踪。
小妾恨题驿,竟与琼奴同。时多困坎坷,事或欣遭逢。
焉知百尺井,歘登群玉峰。借问为者谁,内相姚文公。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牢锁重关路不通,何人过我扣参同。问君识得真空否,法界空时讼狱空。
至德掩羲黄,成功迈禹汤。仪刑元四海,来庭盛万方。
鸣玉观升降,击石乃铿锵。三春气色早,九疑烟雾长。
浮云断更续,轻花落复香。北宫瞻远岫,南服阻遥江。
尔言想伊洛,我思属潇湘。
浮波又泛扁舟去。来日故人何处。后会苕苕愁数。梦也难凭据。
美酒高怀还小住。拼醉盈樽红玉。北地风严日暮。肠断幽燕路。
百战归来辞玉勒,恋栈似闻长叹息。秋风一夜梦关山,身欲奋飞无羽翼。
当时神骏主人怜,破胡灭虏著先鞭。将军今入凌烟画,回首驰驱已十年。
自信死生犹可托,迎新弃旧人情薄。千金市骨果何人,终当饿死填沟壑。
捷足争誇后进材,英雄末路剧堪哀。识途足备沙场用,其奈世无管子才。
老马伏枥志千里,烈士暮年心未已。君未知马焉知人,风尘豪杰终老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