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陵元司录

新领州从事,曾为朝大夫。江城竹使待,山路橘官扶。
片雨三江道,残秋五叶湖。能令诗思好,楚色与寒芜。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猜你喜欢
竹粉吹香杏子丹。试新纱帽紵衣宽。日长几案琴书静,地僻池塘鸥鹭闲。
寻汗漫,听潺湲。淡然心寄水云间。无人共酌松黄酒,时有飞仙暗往还。
冷烟残水山阴道,家家拥门黄叶。故里鱼肥,初寒雁落,孤艇将归时节。江南恨节。问还与何人,共歌新阕。换尽秋芳,想渠西子更愁绝。
当时无限旧事,叹繁华似梦,如今休说。短褐临流,幽怀倚石,山色重逢都别。江云冻结。算只有梅花,尚堪攀折。寄取相思,一枝和夜雪。
紫薇金屋闭春阳,石竹山花却自芳。
莫道故情无觅处,领巾犹有隔生香。
待船三五立江干,眼欲穿时夜渐阑。
若使长年期不至,江流便作汨罗看。

一龛明灭佛前灯,破裓犹残一两僧。说似鸿盘读书处,试寻幽伴拄乌藤。

元宵风物又阑残,闭阁何曾出一看。尚觉烛光欺病眼,旋添衣著试春寒。

中都尺雪逾旬许,此地飞花逐片乾。不待珠宫香火了,海风吹上紫金盘。

金堤柳色黄于酒,枝上黄鹂娇胜柳。歌声宛转色娉婷,种种春光无不有。

春来何迟去何速,回首红颜忆骑竹。急须携酒听黄鹂,莫待杨花眯人目。

望南躔一星,光映三阶。有仙翁、紫袍金带,佳辰海上筵开。

数流年、才周花甲,论风采、独步霜台。晚岁功名,诸郎科第,占却人间五福偕。

遥瞻祝、青天岱岳,翁寿并崔巍。还歌咏、日升川至,山有台莱。

羡吾乡、苏山甘水,钟灵辈出奇材。念当年、东山灯火,幸此日、北阙风雷。

契重金兰,情深葭玉,廊庙江湖共此怀。念同庚初度,与翁不得共衔杯。

伫看取、乔迁赴阙,丹诏飞来。

月出东大堤,含辉正流丽。同心以绸缪,何乃生离异。

置酒登高台,台中筦弦思。临觞不能御,恨恨心已醉。

忆昔俱少年,眷言不相弃。及兹别离时,衰境倏已至。

念君远行游,严驾越淮泗。阿阁入云中,皇居俨迢递。

京邑多故人,谁为愿微细。恨无承风翰,随君发遐裔。

浮云东南翔,夕景忽西逝。安能守穷贱,皓首以遗世。

燕市谁同击筑歌,君闲曾否访巢窝。真看香粉论车载,何止琵琶似甑多。

修竹淀园宜眺赏,偃松萧寺几婆娑。谪仙不敢重题咏,知有诗人旧日过。

冬至阳来复,草木渐滋萌。
君子重其然,吾道自此亨。
父母坐堂上,子孙列前荣。
再拜称上寿,所愿百福并。
人生属明时,四海方太平。
民无札瘥者,厚泽敷群情。
衣食苟给足,礼义自此生。
愿言兴学校,庶几教化成。

极目眺修涂,平原忽超远。心期在何处,望望崦嵫晚。

临水时自照,照我须与眉。须眉何所似,恰似纯白丝。

从兹一白后,宁有再黑时。譬如花落地,不复还故枝。

殷勤语须眉,听我自解诗。幼小痴读书,既壮多忧思。

自苦有冰檗,自润无膏脂。劳生到今日,汝白将何辞。

雨趣轻寒,风作秋声,燕归雁来。动天涯羁思,登山临水,惊心节物,极目烟埃。

客里逢君,才同一笑,何遽言归如此哉。别离久,算不应兴尽,却棹船回。

主人下榻高斋。更点检笙歌频宴开。便留连不到,迎春见柳,也须小驻,度腊观梅。

花上盈盈,闺中脉脉,应念胡麻正好栽。从教去,正危阑望断,小倚徘徊。

规步无捷径,匏系岂达情。
学稼力云疲,斧藻竟何成。
厌抑居人世,悲哉日月征。
大丙既非我,阴阳成寇兵。
春华感过目,振耀仰贞明。
思假垂天鹏,高峰遗此生。
虎鹿不同游,寒虫岂疑冰。
物性有固然,抑之谁为更。

桐乡二尹西昌彦,为喜居官有政声。农乐耕桑劳劝相,士耽诗礼藉陶成。

九重奏最恩光重,千里归装去路轻。悬想到时秋正熟,纷纷老稚尽相迎。

七十二年翁。曾客吴中。清游占断水晶宫。几度藕花归棹晚,月烟钟。追记已陈踪。回首空濛。凭高荒草夕阳同。欲同谢公歌舞地,落叶鸣蛩。

昨日又不归,今日又不归。竟自无归日,劳我长歔欷。

歔欷为何事,怜此忘家子。弃却祖翁业,向外图经纪。

岁月苦无多,悠悠水上波。心源未照廓,奈此生死何。

泛泛渔舟去,桃源路未赊。一双鸥立石,几点水流花。

麟脯何须擘,龙团信足夸。漫论沧海事,小憩蔡经家。

十年风雨坐茅庐,今日新硎发剑初。百战屡超童子队,半途莫庆古人书。

美才最忌骄兼吝,大德方能实若虚。久困泮池因懒学,愿君鉴我作前车。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