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贤,名暹,后改名讷,字景贤,一字景言。生卒年不详。然明初贾仲明《录鬼簿续编》云"与余交五十年",永乐初尚得宠于朱明,可知杨氏乃元末明初戏曲家。杨氏本为蒙古人,上辈已移居浙江钱塘,故朱有炖《烟花梦引》言及京都乐妓蒋兰英时云之:"钱塘杨讷为作传奇而深许之。"《录鬼簿续编》言杨氏"善琵琶,好戏谑,乐府出人头地。锦阵花营,悠悠乐志。与余交五十年。永乐初,与舜民一般遇宠。后卒于金陵"。按其小传,知杨氏生平有三要。
岭南岭北共嶙峋,宇内同声复几人。再世立名青史远,一官滨海白头新。
车前甘雨随飞盖,郭外晴花满仲春。千里寄言惭肆好,雅诗仍为颂生申。
燕乳飞迟,蚕眠香老,一番婪尾吟后。怕检罗衫,还怯晓寒襟袖。
蘸帘影、绿荫方重,寻履迹、艳阳难又。孤负。听鹂鹠花外,那回携手。
伴侣停针话久。但强启窗纱,闷添晴昼。栀子同心,忍见素纨描就。
悔抛却、吹絮光阴,任闲到、熟梅时候。依旧。试榴红群衩,为伊消瘦。
垂尽丝纶不上钩,冥鸿高举弋无由。不图垂誉流千古,安肯低眉谒五侯。
武林春望不堪吟,独倚阑干万古心。钱氏池台荒草满,苏卿门巷落花深。
人歌人哭几生死,潮去潮来无古今。风景不殊豪杰尽,新亭谁复泪沾襟。
下马邮亭饮君酒,君醉不辞酌以斗,故人情笃重分手。
并行共宿三旬同,长途渺渺随秋风,河梁一赋嗟西东。
人生聚散岂非数,他日相逢定何处,我返自崖君且去。
风劲雕逾健,途危骥不羁。归魂随使节,血雨捲灵旗。
悍将多亡命,行人未失辞。郦生今不死,地下有相知。
淡淡秋江落日斜,水清沙白下寒鸦。渔人撤网携壶去,一路歌声入荻花。
北庭都护各分符,戎索开成益地图。钻汗已除留赞普,判铨流外列簪裾。
言依口诀,亲贵手传。七日自伏,万刻牢坚。千鍊万煮,托在五贤。
好蕴金器,不绝玄关。
眠云石下屋三间,瀑布当檐坐卧看。怪底岩前龙忽起,夜来风雨不胜寒。
不到澄江今五年,城居风物想依然。青山对雨云连屋,春水到门船在天。
此地极知官事简,清时况乃郡公贤。题诗送子□相忆,又是秋风过雁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