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惠山寺

惠山屹立千仞青,俯瞰天地鸿毛轻。七窍既凿浑沌死,九龙攫雾雷神惊。

霹雳声中白石裂,银泉迸出青铅穴。惟恨当年桑苧翁,玉浪翻空煮春雪。

何如跨龙飞上天,并与挈过昆仑巅。散作大地清凉雨,免使苍生受辛苦。

我来叩泉泉无声,□曲冷光沈万古。殿前风桧砉然鸣,日暮山灵打鼓钟。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猜你喜欢

照釭浑一梦,听月坐三更。忆尔旧时意,深余今夜情。

论心愁百结,促膝影双清。莫问近游处,惭君说姓名。

古文不可卖,未觉卖药非。
侵晨荷锄往,暮得芝术归。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文章之子日翘翘,恐不能如岂有超。
助我彤襜问民俗,烦君泮水采风谣。
预知薄宦妨同处,且可清樽约屡招。
十月驱车汉函谷,冷云高处望中条。
一枕清风梦绿萝,人间随处是南柯。
也知睡足当归去,不奈溪山留客何!

逸思由来不受羁,长楸宫外草萋萋。流沙路远空回首,宁向龙池影里嘶。

曲林门巷绕溪斜,近接三门洞水涯。岂必山中称相府,自应云外有仙家。

斧斤不到阴森树,池馆长开烂熳花。最爱隐居生计好,笔床诗卷领年华。

赤精帝子真苗裔,三顾茅庐起卧龙。英论已知分鼎势,长才欲试补天工。

才闻遣使通江表,又见驱兵出汉中。礼乐未兴人已逝,古祠松柏撼高风。

婺女织玄绡,欲作六铢衣。
空山捣寒月,传声彻云闺。
可笑绮縠女,不识砧与机。
烟暖溪头草正肥,尽教牛卧晴曦。
卷桐又入深深坞,吹尽春风不自知。

六月既望后,二竖忽来侵。日神游房栊,夜鬼窥窗棂。

疾来如水火,势急空刀针。饥饱俱不知,魂魄将归阴。

儿女绕床泣,亲邻亦惊心。岂愿重生世,一息延至今。

所望儿成立,不妨衰病临。

何处秦关杳,扁舟日夜程。云低江树合,水涨石矶平。

帆挂秋风影,篷敲夜雨声。天无南北雁,何以慰羁情。

双玉节,到神京。碧杯仙露冷如冰。一声金磬千花发,洞口天风吹酒醒。
高轩多暇日,宴寝独怡神。
风俗谁今古,云山自主宾。
滩平分燕尾,松老半龙鳞。
徙倚清阴下,吟怀愧昔人。

东西两寺绝尘嚣,斋饭全凭早晚潮。解事江流更分断,为君题作小金焦。

空谷先生神仙姿,生当扰攘不遇时。啸歌一室乐其乐,里中人士尊为师。

先生厥考性好施,千人仰给力自支。遗命敛葬一遵古,屏却世俗黄与缁。

克家有子抱翼凤,菰芦晦迹人莫知。贤人在野吾道隐,元祚八十宜深思。

昨日六花凝作冰,今朝四望遍销零。曦和东禦绿螭驾,织女西牵素锦屏。

霁色讶闻檐溜响,寒威快睹槛松青。王公自是神仙态,披氅曾登海上亭。

天桥横海上,石人走玉阶。
玄源歌,孰得唱。
妙唱奇,岂得知。
高材多负忧,洁身易招累。
余生本顽疏,何取当年忌。
守官郎署间,恒若临高坠。
分过每自惊,名微久知愧。
中岁反故丘,三载甘斥弃。
秉操苟不坚,出处成二致。
复此还京邑,长路果颠踬。
赫赫明圣朝,贤俊骈足次。
悬爵待天庭,但非通时器。
人言敢谁尤,默默伤夙志。
心情休问近何如,冉冉浮生六十余,
抱病久无欢笑兴,信缘慵答往还书。
容颜也道随年改,牙齿谁教斗顿疏。
何处此身堪养老,万安山下有村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