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须弥山势趋中华,南来到海奇而葩。不知何年碧海上,变现出此青莲花。
罡风吹花忽山立,山灵直取花为家。群山万叶护花起,濛濛海气生青霞。
玲珑藕孔达海眼,中辟洞穴藏龙蛇。偶传花妖骇世耳,时见仙药胎灵芽。
筠篮采药有山客,洞天琪草寻三桠。山深往往遇灵境,异果或得安期瓜。
仙翁在山工造梦,纷纷鼠穴行牛车。峰头布席作重九,幕天夜转星河斜。
人间万梦一夕聚,蝶愁蚁喜争相哗。山灵醒眼观幻相,岁岁见惯宁嗟呀。
空青终古此山色,众星遍阅恒河沙。或云文山昔登此,帝舟南望天之涯。
花中世界忽破碎,胡尘满眼空咨嗟。力图南徼存帝统,荒山走处人争誇。
千年来者少此客,薜萝山鬼应相揶。我归于潮已四载,看山未得探幽遐。
近游偶泛北溪棹,海风淅淅吹蒹葭。苍山忽现菡萏色,直倚天半云难遮。
青鞋布袜意先往,泊舟径欲穷嵢岈。千村万落出山下,山光青尽连桑麻。
一庵傍麓佛貌古,老僧云气生袈裟。香厨石泉沁寒碧,松枝閒拾烹山茶。
绕庵微径转愈上,山农冬暖方烧畬。岩苔半脱过虎迹,林香未散喧蜂衙。
于时身入莲花里,眼中山势尤盘拿。天空海阔见真面,独立万古何槎枒!
登山未半全势出,祗觉雄秀无能加。天池玉井俨在目,奇石离立如辟邪。
慨将灵秘贶我觌,此意既拜山灵嘉。竟让文山凌绝顶,山灵亦恐吾疵瑕。
林间选石久坐眺,苍然暮色催栖鸦。下山回望留后约,山月送客明归槎。
梦神趾离夕引我,洞天仙乐陈皇娲。须臾緤马碧云顶,山河历历隆而洼。
云中缥缈瞰人世,目厌战气腾蛮蜗。愿化莲花作台坐,海上与佛同结跏。
且莫说、天门井陉,汉榆苍古。弓鞍晓度。烟林外、断鸡催雨。
黄金满驮,搜马穷边无人阻。挂吟橐红杨,雁驿栖髯簿。
吏军孱,势难虎。
刁斗渐阑,戍帐灯昏,衔沙凉月吐。旧气紫已灭,但秋赭,浮烟楚。
剩四扇、斜门柱。借河阴,莲华山色拄。甚镜道尘恬,抱钥严稽拒。
过鸿愁铩羽。
我欲款玄关,谁能供逋客。相将持綵囊,珠露满苍柏。
杨枝摇漾飞轻絮,避居曾向山中住。梅花绰约临波开,泛舟仍自山中回。
青山顾我忽无色,此来知与青山别。彤云脉脉愁不开,化作漫空满山雪。
琪花飞冻老树梢,寒深已没前溪桥。空林飒沓夜风紧,峰岚极目皆琼瑶。
匆匆短棹催行客,轻舟径出三山侧。回看晓色射村墟,玉山犹倚寒空立。
东坡先生如龙鸾,世人疑其欲飞蟠。九州四海不容足,摄身径去窥髦蛮。
南荒万里儋耳国,帝遣海若开奇观。潜渊抉得睡骊目,思山梦见峨眉弯。
飓风恶浪吁可骇,土芋脱粟才供餐。黎家兄弟好事者,小酒初熟生微澜。
丱童迎路吹葱叶,门东刺竹西牛阑。扶携归去常半醉,流落生存重一欢。
四黎善善君子类,若比张蔡犹萧兰。天乎木铎何望尔,蝇之附骥渠非难。
谁寻雪迹到鸿爪,正用载酒标堂颜。百年文献随草莽,庭阶芜没井且眢。
风流别驾彭夫子,未负进贤头上冠。是心尚德甚饥渴,挈取旧物还祠官。
书铭小摘桄榔绿,荐俎时羞荔子丹。海邦夷俗杂蛙黾,兹事信为风化端。
音声固有合琴瑟,嗜好果岂殊咸酸。朅来兰阴语吾故,缁衣三咏三长叹。
咄哉恺悌神所劳,云路矫首看扶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