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舜民,元末明初戏曲作家,号菊庄,字、生卒年、生平事迹均不详,象山(今属浙江)人。补本县吏,非其志也。后落魄江湖间。好滑稽,与贾仲明交久而不衰。文皇帝在燕邸时,宠遇甚厚,永乐间恩赍常及。所作乐府、套数、小令极多,语皆工巧,江湖盛传之。所撰杂剧2种:《瑞仙亭》、《娇红记》,惜已佚。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曲格势,喻如“锦屏春风”。
我昔游梁走千里,回望江南隔江水。是时公作桐汭官,不复东来问行李。
人言左史有重客,玉面青衫气豪伟。酒催红蜡诗欲成,月堕秋江客方起。
我从京洛尘中来,哦君新篇眼如洗。溅血惊魂二十年,长梦清樽奉簪履。
相逢吴会不相识,昔年强健今如此。如公自是台阁人,老困一官何乃尔。
只今尚作入幕宾,无事不令公怒喜。丈夫要当列鼎食,何止忍饥分斗米。
且须拄颊望闽山,饱看麦秋丹荔子。
和靖苦而豪,章安平而丽。驰情绕佳景,盈轴卷幽思。
二子各何往,人非物还是。四时有行藏,彼物如邮置。
百年有死生,斯人如梦寐。两幻相追攀,一觉都废弃。
感寓聊自娱,兴尽娱亦弊。安坐湖山间,谁能以数计。
林家梅,米家石。荀家香,谢家屐。鹤瘦带道容,松老入诗格。
竹子一万梢,十里屯秋碧。容花四五种,聊作琅玕役。
贮雪点梅汤,和香烧筝炙。一分供调御,一分待幽客。
青门二十年前路,白发长歌归去来。诗比放翁还万首,酒同张旭且三杯。
柴关竹坞通樵径,水鹭沙鸥狎钓台。最喜中秋近华旦,寿尊常对月明开。
御幄千旗拥,屯营万绮环。祥烟随凤跸,瑞日映龙颜。
金鼓辕门乐,衣冠彩仗班。嵩呼来父老,声动五云间。
原野日辽阔,南山疏亭亭。夏云敛氛翳,秋木呈疏明。
幽居苦不乐,展步乘朝晴。嗟我无羽翼,何由蹑峥嵘。
神仙虽诞漫,可以忘俗情。乘桴古亦有,况复凌沧溟。
浮生既有限,散诞烦冠缨。黄精若可采,高揖吾其行。
瘦耸吟肩野鹤孤,衣冠山野礼容粗。政惭声誉非君比,却喜功名入梦无。
乱云不作峰,急雨收薄暑。危岫入高空,飞电明烟炬。
出谷昧歧途,极目断行旅。低迷草树暗,毕逋神鸦举。
四山围一身,我今在何许。冥冥失林雀,惊飞慕俦侣。
哀哀归涧泉,幽鸣声相许。岂不怀安居,荷担宁遑处。
解装仆御来,相顾不得语。暮气何凄凄,湿风吹禾黍。
忆青镫课子,到老含饴,苦荼还是甘蔗。一样机声,廿年镜影。
忘却花晨霜夜。为展楹书,似依慈母,琅琅伊亚。听禁钟、梦醒回思,隐约纺车才罢。
图里慈恩难写。更杯棬永恨,泪珠盈把。只留得遗编,报答春晖未谢。
人间淑懿,自然天性,女学何须矜诧。叹我亦、七岁孤孙,祖德诗惭无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