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耕隐堂次韵

独向南庄卧白云,远山点点入帘青。半犁新雨孤村外,始听春禽第一声。

  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猜你喜欢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只尔三间屋,吾贫未易云。
与山先定諡,有客屡移文。
竹喜今年活,梅从隔坞闻。
犹嫌灌园力,多为读书分。
兰若黄门像,相望博陆居。
衣冠尘亦暗,箫鼓祭全疏。
草色侵荒迳,潮声过夕墟。
遗风犹可想,吊古一觞余。
岧峣仓史台,敞朗绀园开。戒旦壶人集,翻霜羽骑来。
下辇登三袭,褰旒望九垓。林披馆陶榜,水浸昆明灰。
网户飞花缀,幡竿度鸟回。豫游仙唱动,潇洒出尘埃。
夷门诗客至,楚寺闭萧骚。老病语言涩,少年风韵高。
难于寻阆岛,险甚涉云涛。珍重西归去,无忘役思劳。
琱刻春何力,欣荣物自知。
发生虽有象,覆载本无私。

沙河塘路飞晴泥,夹道睨立如凫鹥。千夫舁石自何所,相以柝节当鼓鼙。

一夫流喝相和答,声与步应如采齐。观者局蹐汗通下,彼独閒暇轻如携。

此石非是装玉砌,此石非是筑金堤。不为文陛仪禁卫,定作润础承榱题。

俨然一柱方峙立,何者偃植为拱枅。呜呼自昔良工心独苦,大材小用俱难取。

摇铃振铎撒风颠,到处游行到处禅。明暗两头都坐断,一条直裰著谁穿。

人间平地有危机,归去应先未辱时。
少著青衫元自懒,老簪华发更何疑。
向曾汩没青犹在,尚此廉纤愧自知。
惟有冥鸿心一寸,从今寤寐考槃诗。

谟草荫北堂,芊蔚颜色好。负书事远游,书田刈获早。

归来衣有尘,阿母亲为扫。一昨羁薄宦,乃古夜郎道。

菽水缺常供,音问亦窅渺。传闻阿母悲,倚闾忘昏晓。

弱息汲井回,孤孙索饭恼。复有九男女,婴婴母怀抱。

嗟哉行役人,投笔太草草。

春雨春风,睡起花飞散。无心匀面。闷倚栏杆遍。自卷珠帘,放出双双燕。

垂杨院。深下葳蕤,光景深如电。

路入溪声壮,秋深树影稀。岫云藏鸟语,松露滴人衣。

诗战蜂腰怯,茶分粥面微。胜游殊未厌,肯为夜寒归。

黄四娘花空朵朵,谢三郎鬓已苍苍。
琉璃师到城,谈性外诸经。下岭雪霜在,近人林木清。
苔痕深草履,瀑布滴铜瓶。乐问山中事,宵言彻晓星。

旧有读书处,今重辟草堂。竹棂疏受月,花榭暗飞香。

竟亩新篁嫩,盈庭绿树凉。落花如有意,时到砚池旁。

篝镫斜照粉墙间,枝叶分明似可攀。竟夜不移香不染,晚年相对意相关。

解衣泼墨临偏反,扣户邀人数往还。嫩蕊酿成光色好,更宜杯底见南山。

农夫只合老山林,辜负时卿一寸心。
老矣不堪持手板,死时何用覆斜衾。
有人称善名非细,对客无惭乐最深。
回首暮云山黯淡,谁能更听伯牙琴。
轻寒天气半晴时,陇麦畦桑绿渐肥。
谁与试烟传蜡烛,且谋沽酒典春衣。
东风门巷桐花落,流水池塘燕子飞。
吟罢不堪搔短发,杜鹃祇解促春归。

新水涟漪宿雨收,泛舟直下锦溪头。好风四至清衣袂,信有长江五月秋。

不睡还烹北苑茶,寒灯落尽适未花。夜深雨过山形出,天静云空月色佳。

且喜僧窗晴似昼,莫论人世事如麻。况陪支许皆能赋,岂厌留诗在碧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