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登楼观柳

云消春气恰和柔。先到柳梢头。数日不登楼。笑青眼、窥人尚羞。清明近也,老夫耄矣,其忍负吹游。飞絮便生愁。尽都变、浮萍去休。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猜你喜欢
国门欲去尚迟迟,况复凄风落照时。
犹有京尘坌舟尾,恼人无几庾元规。

阀阅盛山西,朱门飏戟衣。雅知名教乐,深笑宴游非。

一室琴书隘,三年园圃稀。异时论事业,肯复让轻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再入脩门访旧游,故人相见喜还愁。茂林脩竹君髯碧,折苇枯荷我鬓秋。

莫把升沈著怀抱,古来贤圣几公侯。一尊追送江东棹,梦逐清波弄白鸥。

忆向西风折翅归,每忻黄菊满疎篱。
十书诣阙无知己,千里离家有路歧。
岁月易惊孤客梦,文章难比少年时。
荻花芦叶休凄怨,自有新开窦桂枝。
欣逢柏梁故,共谒聪公禅。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分席眠鸥渚,庐山梦已通。
蓬声疏密雨,灯影往来风。
我正思吾母,儿应说乃翁。
拥衾天未晓,此味与谁同。

从渠儿辈错书獐,自写新诗细作行。门外满生书带草,林间知有德星堂。

流匙已厌青精滑,蘸甲须尝白堕香。秖恐笑谈须此老,又教天下起冯唐。

莫莫,拈出一条断贯索。
任从我佛及众生,撩天鼻孔都穿却。

风露夜泠泠。何处秋声。梧桐叶上最分明。此际碧纱关不住,红出书灯。

帘幕峭寒生。垆鸭烟停。兔华如水漾中庭。安得一枝横竹好,吹到三更。

冬至阳来复,草木潜滋萌。君子重其然,吾道自此亨。

父母坐堂上,子孙列前荣。再拜称上寿,所愿百福并。

人生属明时,四海方太平。民无札瘥者,厚泽敷群情。

衣食苟给足,礼义自此生。愿言兴学校,庶几教化成。

船头鸣急浪,山脚信长风。薄暮冲潭去,照江渔火红。

横江高槛上帘钩。倚遍城西香草楼。画出天涯无限愁。

片帆收。卷尽瞿塘滟滪秋。

仅抱虚生感,翻嫌造物优。护持才落漠,强作计句留。

觚踞坚论古,诗胎瘦炼秋。平时飞动意,牵抑向名流。

田塍常满雨常余,绿遍溪南我独无。
珍重天公不遗物,也分余润到昌蒲。
道人昔日来开山,山鬼悔泣门不关。
一时梵宇借岩麓,千载绝景归人间。
松萝郁勃树旌纛,水泉丁东鸣佩环。
两苏寂寞涪翁死,杖屦谁与同跻攀。
雨过山城日又西,西风一阵木犀开。
莫将心事凭秋雁,恐带边愁入梦来。
天书看彻昼沉沉,绮席弘开酒满斟。
馔列金盘饶海味,乐陈丝竹总蛮音。
威仪恐失番王礼,事体疑由辅相心。
宗社幸安疆场净,要知均拜帝恩深。

四百峰高日月回,橐书从此谢氛埃。遥分木客藤萝幔,更上麻姑锦绣台。

石臼晓春红翠响,玉笙宵奏凤凰来。澄心静夜丹光里,七十璇房次第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