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邑万山里,区区一尉行。高堂方待养,寸禄岂宜轻。
身屈何伤道,才多少晦名。赠言如可取,荣路坦然平。
傍雨移梅趁小寒,探春几度独凭栏。不知冷淡缘何事,偏得幽人带笑看。
轻波拍岸琉璃碧,落日衔山玳瑁红。一曲渔歌人不会,芦花飞起渡头空。
唐宰相资格可弗论,翰林学士须得人。君不见,九重待若师举友,天子并闻呼陆九。
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与女儿染红裙。
春草绿盈盈,飞英扑马轻。秦楼临曲水,谢客是宣城。
柳弱丁年态,花娇子夜情。升平无汗马,都护听流莺。
散丝与山气,忽合复俄晴。雷音稍入岭,电影尚连城。
雨馀云稍薄,风收热复生。
天时泰兮昭以阳。清风起兮景云翔。仰观兮辰象。日月兮运周。
俯视兮河海。百川兮东流。
春晖堂上挽郎衣,别郎问郎何处归?黄金台高倘回首,南高峰顶白云飞。
身逐征西将,休歌行路难。鸣弓霜力劲,舞剑雪棱寒。
乡泪看花落,边愁纵酒宽。少年曾许国,直拟斩楼兰。
朝临虎埠暮吴江,一抹春山倒影双。古道重添新样色,渔舟犹唱旧时腔。
堤杨引入青云路,池草微迎绿绮窗。屋角桃花经鸟散,随风轻点木兰艭。
一雨收残暑,乡思又及秋。初寒多在竹,小梦亦生愁。
叶老虫丝卷,苔明蜗篆留。村居近三载,归计未能筹。
有鸟和鸣,茂林集止。春酒既载,春服以试。薄言采兰,于水之涘。
歌以写心,祓禊匪戏。
础润藏云族,檐虚压树梢。经常逢夜讲,斋不过中庖。
有井龙庆蛰,无泥燕不巢。登临增野兴,四顾尽寒郊。
风尘三载羽书驰,填海曾闻精卫悲。岂意上官专草稿,翻令巷伯叹南箕。
铄金祗为招群忌,投杼何当慰母疑。行矣帝乡犹未远,还胜凝碧望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