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日出林表,炎风下高山。火旻云去微,谷井泉来悭。
晨露薄不濡,夕氛横空殷。百卉变其姿,蕉萃侔榛菅。
深居废寝兴,无计离人寰。而况蚩蚩氓,谋食良已艰。
眷此负耒勤,羡彼濯流还。素月方东生,易忍桑榆间。
乃悟处乱规,无营心自閒。讵如触热人,未老毛发班。
坐须爽节至,一尊散襟颜。
万古天地中,此脉未应绝。拜读浣灵诗,一夜头尽白。
雷久无声电敛光,老龙何地密韬藏。只愁遂失苍生望,何不留心济四方。
明年五十二,太岁在壬子。尝闻星家言,吾年止于此。
人生如朝露,早晞亦常理。儿女各长成,向平愿粗已。
先为同牢人,入穴驱蝼蚁。奉匜侍舅姑,次媳具甘旨。
长男赍志殁,恨不如汪锜。小姑最同心,情话石投水。
我生即鲜民,望云陟岵屺。先陇亦非遥,归宁无百里。
重泉聚骨肉,乐事从兹始。其言若不雠,幸存亦可喜。
馀生皆傥来,此身即敝屣。春草满阶除,春花艳红紫。
夏木择榆槐。秋圃莳菊杞。冬雪掩关坐,万树梅花里。
眼前有生意,一一出琴指。偕老歌负戴,归来乐耘耔。
鸡鹜足稻粱,儿孙抱经史。行乐贵及时,上寿百年耳。
贤愚总一丘,知命静以侯。
慧庆寺距阊门四五里而遥,地僻而鲜居人,其西南及北,皆为平野。岁癸未、甲申间,秀水朱竹垞先生赁僧房数间,著书于此。先生旧太史,有名声,又为巡抚宋公重客,宋公时时造焉。于是苏之人士以大府重客故,载酒来访者不绝,而慧庆玉兰之名,一时大著。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有可感者,故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