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在今霍州东南。公元844年(唐武宗会昌四年)秋,讨伐藩镇刘稹的战争还在持续。诗人此时居母丧,路经此地,登驿楼有感,写此遣怀。
诗前两句写登楼望远。登上驿站的楼台,四处眺望,岳庙之前,一座座山峰紧紧相连。在这里,山下所有的景象尽收眼底。“四望穷”引起下文,中间四句写景皆由此而出。秋日登高,自古多是悲寂寥,所见之景,是一片荒凉萧瑟,所生之感沉郁浓厚。
三至六句为自然景物的描写。远远望去,群山环抱,烟雾缭绕,隐约可见一些小鼠在来回活动。夕阳映射下的小池,无数大雁早已飞来。傍晚的雾气打湿了万千柔弱的柳儿,瑟瑟秋风吹向那已衰的荷叶。诗人眼前之景,一片灰暗,观之不免令人心生寒意。景物的描写,最终归结为情感的寄托。大雁奈何只栖息池边,而小鼠却占据山岭要地,“一明一暗,言在此而意在彼”,为下文叙事抒情埋下伏笔。本来可爱的柳儿和美丽的荷叶却遭到霜露和秋风的摧残,“四望萧条,民物凋耗之景”,这一切都是藩镇之乱带来的社会凋敝的观照。景物描写,显出了诗人爱国的坚定立场和对刘稹的憎恶之情。
“壶关有狂孽,速继老生功。”是说盘踞在壶关附近的刘稹十分猖狂,期望霍山神使能像当年帮助李渊斩杀宋老生那样,帮助国家早日灭掉叛镇刘稹。据《旧唐书·高祖纪》:李渊起兵反隋,隋将宋老生驻守霍邑(今山西霍县)拒李渊,因大雨连绵,运粮不便,李渊决定退兵,李世民力劝乃止。这时,有一白衣老人求见,自称是霍山神使,要李渊于八月雨停时,从霍邑东南出兵,到时他将相助。李渊依言进军,果然斩杀了宋老生。诗人运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朝廷早日平定刘稹的情感。“速断”二字尤为凸显这一心境,快速斩断之,内心情感强烈。国家遭难,乱贼猖獗,百姓困苦,诗人不仅仅局限于一己之利,关心朝廷政事,心系天下苍生,爱国情怀尤而未尽。
远迹崇冈立,临风一振衣。洁身离滓垢,引手接清辉。
物外孤霞侣,天中灏气归。绕襟空翠合,双袖拂云飞。
衽湿含朝瀣,裾寒带暮霏。林深从屐入,嶂合似裳围。
士或偕轩冕,心非恋紫绯。亦如千仞上,高志不相违。
独坐灯前。清兴修然。览新词、尽是遗编。风流谷老,豪宕坡仙。
最爱它、气格高,辞锋健,意机圆。太白临川。一代称贤。
欧阳子、千古争妍。词场三味,妙理难传。真个是、下诗坛,入画品,出文筌。
旃檀佛像身丈六,三十二相俱完全。流传释家亲受记,止于大国来西天。
泼墨生寒云,落笔成奇石。人间藏弆求之迫,天家亦欲观真迹。
遥知奉敕写幽林,风雨惊飞殿廷壁。旧传家学娄江东,丹青妙手神明通,兴到笔健如游龙。
岳岳给谏素鲠直,大有古之诤臣风。闾阎疾苦莫可比,远隔君门万千里。
应诏定绘《豳风图》,不徒皴染闲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