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千骑去,埋玉几人归。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猜你喜欢

不见旻公三十年,对书寄与泪潺湲。旧来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诗谁与传。

棋局动随寻涧竹,袈裟忆上泛湖船。闻君话我为官在,头白昏昏只醉眠。

千里到齐安,三夜语不足。
劝我勿重陈,起游西山麓。
西山隔江水,轻舟乱凫鹜。
连峰多回溪,盛夏富草木。
杖策看万松,流汗升九曲。
苍茫大江涌,浩荡众山蹙。
上方寄云端,中寺倚岩腹。
清泉类牛乳,烦热须一掬。
县令知客来,行庖映修竹。
黄鹅时新煮,白酒亦近熟。
山行得一饱,看尽千山绿。
幽怀苦不遂,滞念每烦促。
归舟浪花暝,落日金盘浴。
妻孥寄九江,此会难再卜。
君看孙讨虏,百战不摇目。
犹怜江上台,高会饮千斛。
巾冠堕台下,坐使张公哭。
异时君再来,携被山中宿。
焚香读易欲何求,只恐西邻未识丘。
千里交游思命驾,一龛灯火喜逢秋。
胸中云梦应无算,天上风雷得遍搜。
莫问明时老岩壑,伊周元不羡巢由。

春日打春牛,一击百杂碎。黄梅石女暗惊胎,生下无名物一块。

问四圣四圣不知,问六凡六凡不会。风前散作万家春,贱似黄金贵似尘。

南国一分春色,东窗八面光风。
女兄欢笑酒尊同。满眼儿孙群从。
但愿年愈百岁,何妨时醉千钟。
朱颜绿发照青铜。要看如龙如凤。

刚风轶飞浮,丛霄隐寥阔。其上仙者家,俯世尘漠漠。

慨我志远游,幽思无与豁。披云一长啸,曾举骑轇轕。

整袂谒灵君,授我一丸药。侍宴旬始宫,从游紫虚阁。

琅函閟道帙,许我抽玉钥。玄期记三生,广度有夙诺。

世氛日澒洞,帝念惨不乐。愿借万里风,从君驾鸾鹤。

鞭雷挥斗柄,夔罔并絷缚。扫清六合尘,景象回阊阖。

帝命不可稽,侍晨司校录。永劫保澄明,何问痴仙愕。

庭柯一叶失,风挟凉气归。
湛湛陂水清,芙蕖脱红衣。
非无岑寂士,句法妙玄晖。
独怀履霜戒,德人贵知微。

佩兰怨曲,啼竹潸痕,魂断何许。吊古人来,还是冻云愁聚。

倦雁稀迎前度客,昏鸦冷寄谁家树。数归程,但梨花梦隔,扣舷空阻。

念几日、湘南留滞,窗暝栖烟,灯暗吹絮。望眼冥迷,不到夕阳红处。

拂槛徒夸群玉见,推篷忍看飞琼舞。倚新词,待催将、棹歌声去。

丧归荆楚痛遗民,修好行人继入秦。
不待金仙来震旦,君王已解等冤亲。

十年曾向惠阳游,今日重来景自幽。白鹤亭空人去远,青山依旧对江流。

祖龙长策不知图,空筑长城远备胡。四老朝廷安一老,当时谁得杀扶苏。

黄鸟出谷鸣,春阳被郊墟。游子观国光,薄言驾轻车。

龙虎势盘踞,回合抱帝居。先下郦生揖,次陈贾谊书。

献纳趋金马,校雠登石渠。翻怜冯煖辈,弹铗叹无鱼。

  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曹子桓、苏子由论文,以气为主,是矣。然气随神转,神浑则气灏,神远则气逸,神伟则气高,神变则气奇,神深则气静,故神为气之主。至专以理为主,则未尽其妙。盖人不穷理读书,则出词鄙倍空疏,人无经济,则言虽累牍,不适于用。故义理、书卷、经济者,行文之实,若行文自另是—事。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何处设施?然有土木材料,而不善设施者甚多,终不可为大匠。故文人者,大匠也。神气音节者,匠人之能事也,义理、书卷、经济者,匠人之材料也。

  神者,文家之宝。文章最要气盛,然无神以主之,则气无所附,荡乎不知其所归也。神者气之主,气者神之用。神只是气之精处。古人文章可告人者惟法耳,然不得其神而徒守其法,则死法而已。要在自家于读时微会之。李翰云:“文章如千军万马;风恬雨霁,寂无人声。”此语最形容得气好。论气不论势,文法总不备。

  文章最要节奏;管之管弦繁奏中,必有希声窃渺处。

  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然余谓论文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事尽矣。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音节高则神气必高,音节下则神气必下,故音节为神气之迹。一句之中,或多一字,或少一字;一字之中,或用平声,或用仄声;同一平字仄字,或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则音节迥异,故字句为音节之矩。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文贵奇,所谓“珍爱者必非常物”。然有奇在字句者,有奇在意思者,有奇在笔者,有奇在丘壑者,有奇在气者,有奇在神者。字句之奇,不足为奇;气奇则真奇矣;神奇则古来亦不多见。次第虽如此,然字句亦不可不奇、自是文家能事。扬子《太玄》、《法言》,昌黎甚好之,故昌黎文奇。奇气最难识,大约忽起忽落,其来无端,其去无迹。读古人文,于起灭转接之间,觉有不可测识处,便是奇气。奇,正与平相对。气虽盛大,一片行去,不可谓奇。奇者,于一气行走之中,时时提起。太史公《伯夷传》可谓神奇。

  文贵简。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程子云:“立言贵含蓄意思,勿使无德者眩,知德者厌。”此语最有味。

  文贵变。《易》曰:“虎变文炳,豹变文蔚。”又曰:“物相杂,故曰文。”故文者,变之谓也。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之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文法有平有奇,须是兼备,乃尽文人之能事。上古文字初开,实字多,虚字少。典漠训诰,何等简奥,然文法自是未备。至孔于之时,虚字详备,作者神态毕出。《左氏》情韵并美,文采照耀。至先秦战国,更加疏纵。汉人敛之,稍归劲质,惟子长集其大成。唐人宗汉,多峭硬。宋人宗秦,得其疏纵,而失其厚茂,气味亦少薄矣。文必虚字备而后神态出,何可节损?然校蔓软弱,少古人厚重之气,自是后人文渐薄处。史迁句法似赘拙,而实古厚可爱。

  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言也,故即事以寓情。即物以明理,《庄子》之文也;即事以寓情,《史记》之文也。

  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相会不几日,相别又经时。
居然感我怀,何以写所思。
举目皆我友,我心知者谁。
知心而久离,此情悲不悲。
落日古城阴,萧萧竹树深。
雨花知佛境,流水识禅心。
月到翻经榻,苔缘挂壁琴。
不因支许旧,那得遂幽寻。
冬冬天鼓秋湖里,雪山曜日青山紫。
金锁蛇鳞百尺身,领得江中万鱼起。
女巫乱乳饮龙孙,两蕊芙蓉泻秋水。
神弦枨枨风雨黄,明珠一夜照龙堂。
三江水浑龙濯足,明朝化作林中缘。
金钱纸撒掀空舞,群巫啾啾答神语。
旋风下山百面鼓,神马如人驮一虎。
豹作儿啼随鬼母,缬裙娇女出神帷。
拔得虎须留画眉,妖歌自饮髑髅卮。
蛮夫拜神求虎血,洗箭入山求虎穴。
家家望见觚棱月,一路神灯乱如雪。

每到清明节,常过第二泉。小桃红染露,新柳绿摇烟。

山色迎人笑,水声夹树穿。佳辰空负负,偃蹇独眠船。

北山有孤松,阅历几千载。根节固铁石,枝柯蔼幢盖。

华姿沃以青,四序不迁改。山深无鸟雀,天际闻竽籁。

我欲茇其下,骋视风尘外。缥缈怀沧洲,逶迤阻瀛海。

地远不易到,扁舟欲何待。

常从天外望归鸿,缥缈云山路忽通。殷浩答函无一字,淳于致鹄只空笼。

岂嫌萝薜长贫贱,但恐风尘共始终。莫向少君问偕隐,白杨荒陇起悲风。

燕婉相期奏口琴,宫商谐处结同心。虽然不辨求凰曲,也有泠泠太古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