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贮中泠白,筐提谷雨青。闭门深不出,来著陆生经。
八月四日秋始分,霹雳忽送千山云。星斗无光天地黑,须臾雨捲银河浑。
似惊神龙起挥霍,夭矫中霄露头角。眼光掣电灭复明,鼻息轰雷止还作。
鳞虫变化龙独灵,下上碧落蟠沧瀛。有时奋迅雨寰宇,坐令四海歌秋成。
我闻秦关旱未已,安得甘霖遍千里。拟续坡翁起伏龙,何必吴缣写形似。
颇怪春来胜赏稀,花时无绪掩重扉。知君半醉诗成后,泪落床头旧舞衣。
东墙浩月移花影。是谁人、宜此良宵景。把酒吟秋,有娇红、助侬诗兴。
高歌唱,未识海棠曾听。
频唤花仙花不应。这宿酲、醉到何时醒。辗转回思,想嫦娥、共伊清韵。
待醉了,好去同游幻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