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三首寄王庐陵阳明子 其一

秋月缺复圆,客行久不还。不还岁亦暮,念子屡长叹。

叹罢继以歌,歌竟泪如泉。何时得会晤,所怀万一宣。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双溪楼影向云横,歌舞高台晚更清。
独自下楼骑瘦马,摇鞭重入乱蝉声。
北风吹黄花,落木寒萧飕。
哀哀我慈母,玉化炎海秋。
日月水东流,音容隔悠悠。
小祥哭下邳,大祥哭幽州。
今此复何夕,荏苒三星周。
嗟哉不肖孤,宗职旷不修。
昔母肉未寒,委身堕寇雠。
仰药早云遂,庶从地下游。
太阿落人手,死生不自由。
南冠坐绝域,大期落淹流。
白华下玄发,碧苏生缁裘。
心口自相语,形影旁无俦。
空庭鬼火阒,天黑对牢愁。
鱼轩在何处,魂魄今安否。
儿女各北归,坟墓委南陬。
寒食雨凄凄,盂饭谁与投。
荆棘缠蔓草,狐兔缘荒丘。
长夜良寂寞,与我同幽幽。
我心亦劳止,我命实不犹。
昨夕梦堂上,乐昔欢绸缪。
觉来尚恍惚,血涕连衾禂。
晨兴一瓣香,痛如螫在头。
吾家白云下,万里同关忧。
遥怜弟与妹,几筵罗庶羞。
既伤母在殡,又念兄在囚。
兄囚不足念,毋亦为母谋。
三圣去已远。
穹垠莽洪流。
缅怀百世虑,白骨甘填沟。
冥冥先大夫,郁郁苍松楸。
卸帆淮南岸,城楼欲鼓天。
远山云似雪,近水屋如船。
树意红未了,波光绿可怜。
乾坤无限事,一笑白鸥前。

重雾疑朝雨,斜阳竟晚晴。万山江外尽,一塔岭尖明。

舟小宁嫌窄,途长已倦行。子陵台下水,未酌意先清。

艰危门户要人持,孝出贫家谚有之。
葆汝心光淳闷在,皇天竺胙总无私。

微物生南国,深情系一枝。寒风群拉沓,落日羽差池。

绕树飞初急,寻柯宿转迟。悬冰惊趾滑,集霰怯巢危。

路入关河夜,思萦岭峤时。山川知夙性,天地识恩私。

向日心常在,随阳愿未亏。寄言幽谷友,勿负上林期。

道林访幽栖,羁怀惬所尚。岳麓振前策,盘纡得夷旷。

向来北山移,无物辞嘲谤。见此意豁然,泉声助悲壮。

半世交游无远信,一时宾客有新知。
泮宫官冷宜谈妙,圜府钱流不废寺。
封水占山为久客,合樽促席及佳时。
盆山突兀清泉满,中有三江万里思。

老桂初开试一枝,吹香时有外人知。深林尽日何当见,自是秋风不敢私。

之子有道气,山居诗兴多。琴清鹤自舞,林静鸟能歌。

未遂携家隐,深惭辍棹过。他年从杖屦,养寿向岩阿。

发轫名山三十年,每逢佳处一悠然。独于此地欠行迹,始信兹游亦属天。

坛记旧模唐刺史,句题今诵两诗仙。和篇末至夫何敢,势似求鱼乃木缘。

玉笛飞空过洞庭,西山不改旧时青。短长桥下风雨夜,知是老龙来听经。

宵旰需贤表荐绅,秩宗首选赞华勋。官联天府璇玑象,帝阐河图琬琰文。

曾听箫韶瞻晓府,仰攀弓剑泣秋云。小臣作颂称仁圣,湛露承恩未足云。

斫涧破岩云,携铛汲山月。新茗发余香,诗凉沁入骨。

自邰有家,于夏之先。克承勿怠,瓜瓞绵绵。开我邠宇,衍我宗禋。

嗟狄之人,敢乘以奸。彼岨矣岐,将遂于迁。既有我土,勿戕我民。

风吹芦叶江头路,江水江天共秋暮。边淮寒早客行稀,只有征鸿向南去。

征鸿自去书不来,远衣未寄凭谁催。孤城惨咽暮笳起,城下荒榛接淮水。

昔年朝士毁东林,世道凌夷遂陆沉。一亩故宫今尚在,谁人认取不凋心。

圣朝存象法,古寺复闻钟。花引山门路,云封野殿松。

高斋谈静理,远屿淡秋容。日暮还携杖,月明林外峰。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白马皂貂留不住。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渐见靴刀迎夹路。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