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去,陌上已开花。绕路烟丝笼暖去,清江日影带潮回。
缓缓好归来。
古人不可及,非徒尚词翰。出处有本性,此际良独难。
高名震山斗,事定待阖棺。筮仕兴定初,天兴列史官。
凋敝日益甚,簪笔涕汍澜。国亡终布衣,家训传南冠。
长官发已星,强持牧羊箠。故山荒草堂,为贫不知耻。
衮衮敲朴庭,缨裾渍尘滓。子贱敬可高,七弦不离指。
今日到僧房,阴森翠堆几。数拳解巑岏,一泓粗清泚。
瑞草不知名,芬我胜兰芷。天籁更自然,世音亦何俚。
长官趣如何,依稀琴在此。返思子贱琴,未免尚宫徵。
弹与不弹间,一切聊尔耳。兀坐纵无言,汤汤寓流水。
翠笼轻驼,红绵密裹,水山千叠。封题乍解,却称江村蛮榼。
堪爱是、清芬熨齿,赪腮素体圆仍洁。想西山野寺,树头垂颗,嫩凉初结。
吴越,灯宵节。也探钓传斝,夜阑歌阕。争夸远道,未忍浅尝深啮。
叹多年、流浪春华,因他感触浮生辙。忆从前、酒市旗亭,买来闲醉月。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诗论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
闽人黄子思,庆历、皇祐间号能文者。予尝闻前辈诵其诗,每得佳句妙语,反复数四,乃识其所谓。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予既与其子几道、其孙师是游,得窥其家集。而子思笃行高志,为吏有异材,见于墓志详矣,予不复论,独评其诗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