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诸贤登高甘泉山 其一

名节寻名山,四美兼二难。不知循去步,已历翠微间。

独立在物表,高视乎尘寰。斯人苦长勤,时去未知还。

高歌发长啸,连山起雾烟。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娟娟□月可庭方。窗户进新凉。美人为我歌新曲,翻声调、韵超此字疑衍出宫商。犀箸细敲,花瓷清响,余韵绕红梁。
风流难似我清狂。随处占烟光。怜君语带京华样,纵娇软、不似吴邦。拚了醉眠,不须重唱,真个已无肠。

一从弓剑鼎湖游,有诏王孙记玉楼。天上晓班催听履,人閒夜壑忽移舟。

霜残旧菊荒三径,雨泣新松掩一丘。别墅甫成清梦断,梅花空老水空流。

曾闻贺老说当年,玉轴东风四百弦。宝结飏春莺语滑,香槽抱月凤心圆。

荻花江上逢商妇,杨柳湾头见小怜。莫向樽前弹怨曲,青衫白发易凄然。

曩将奄宅证淹中,肃肃微言謦欬逢。
肯拓同文门畔石,古心突过汉朝松。

清芬透甲,记新橙初擘,去年时候。只怕匆匆秋又老,篱菊满园铺绣。

雨后曾移,霜丛小摘,携得香盈袖。有人消渴,夜寒犹殢杯酒。

应怪酸也如梅,黄才胜橘,搓了还重嗅。惯识书生滋味冷,齿软不禁眉皱。

却到而今,宿酲自解,谁管吟诗瘦。并刀似水,破来长忆纤手。

赋罢人传绝妙辞,争如细柳乱轻丝。那知此日千行泪,并拂秋风洒雁池。

同源千里即同堂,三世论交鬓已苍。旧德在人棠树老,新诗贻我夜珠光。

文章得路声华远,霄汉乘风羽翼长。计日黄金台下路,马蹄看尔踏春芳。

周易著通变,老氏慎明愚。大哉文武道,张弛在我弧。

山川有崩决,寒暑有愆踰。物变极繁芜,造化难为枢。

任觉伊何人,终始烦驰驱。早取新法新,晚同迂叟迂。

毁既有不辞,誉亦有不虞。九原如可作,精爽徒悲吁。

薄暮檐牙雨跳珠,儿童指似雪先驱。
初闻竹上来能密,旋觉梅梢重欲扶。
北地多应三丈许,南州近亦十年无。
此间断缚吴元济,看踏银沙入献俘。

茆舍竹篱短,梅花吐未齐。晚来溪径侧,雪压小桥低。

薄晚蓬山下直馀,笑看六出点衣裾。
絮飞帘外无萦绊,花落阶前不扫除。
松鬣垂身全类我,竹头抢地最怜渠。
短檠便可捐墙角,剩有窗光映读书。
曲槛横栏百实装,春风容冶看人狂。
孤松瘦柏无颜色,只有青青待雪霜。

姜侯平生最清苦,今日高筵槌大鼓。千回异味出脩竹,百转新声入疏雨。

肉食祇应供宦达,客游何敢当宾主。真缄长者赐缱绻,故为野人破规矩。

忆昔与侯交不稀,府中常坐两布衣。白泉太守每下榻,黄堂诸公时叩扉。

北风忽散南云会,朱汪哭母张陈归。太守近始到百越,高郎远自游两畿。

参辰落落存北斗,侯亦南迁此州守。三年长寄海上书,八月重斟菊边酒。

楚凤抽身避鹧鸪,鲁鸡徙翅逃风后。沧溟钓竿不负人,日暮高天共回首。

雨色霏微碧润苔,溪桥清兴坐悠哉。野人何事掩关去,山鸟不啼排案来。

满地风光还自认,当门荆棘为谁栽。莫教衣絮行多碍,打破虚空證一回。

山色泛秋光。点点东篱菊又黄。岁月欺人如此去,堂堂。一事无成两鬓霜。
佳节共持觞。无限杯供有限狂。明月明年诗句苦,茫茫。细把茱萸感慨长。
暮天丝雨轻寒,二分春色看看过。梅花谢了,苍色万点,香残粉污。犹喜墙头,一枝娇袅,杏腮微露。算几回逗晓,朱阑独倚,悄只怕、东风大。
浮世名缰利锁。这区区、要须识破。沧波夜月,翠微云树,依然还我。重结鸥盟,细听莺语,自歌自和。问黄沙飞镞,红尘走马,又还知么。
銮舆羽驾直城隈,帐殿旌门此地开。
皎洁灵潭图日月,参差画舸结楼台。
波摇岸影随桡转,风送荷香逐酒来。
愿奉圣情欢不极,长游云汉几昭回。
却笑梁园事已非,梁王去后燕空归。
可怜园上多情树,风絮纷纷学雪飞。

青荷作笠草为衣,游倦沿溪信步归。扑簌沙鸥忽惊起,方知犹未到忘机。

学洚波澜卷未乾,几烦仙屐上林峦。
天香吹落秋风老,不觉相携到广寒。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