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右民作先文烈行状诗以谢之

岳渎郁奇气,东南挺大儒。鸿章俪典训,高行重师谟。

言念先文烈,挥毫绍董狐。精忠如可述,公道岂曾孤。

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猜你喜欢
怨莺新语涩,双蝶斗飞高。作个名春恨,浮生百倍劳。
要识长生辈赤松。朱颜和绿发,正丰茸。当年今日堕仙宫。佳气郁,香霭菊花风。
一醉拚升钟。小槽新酿美,玉泉浓。酒酣诗思浩无穷。云烟烂,题破锦笺红。
昏昏嗜睡元非病,续续题诗不耐闲。
作意买山还得笑,多方拔白郤成斑。

卢老无端飏下柴,碓头舂出古菱花。恶声千载成狼籍,养子谁人解克家。

片帆西下泊江亭,风物萧疏惨暮程。山色尚凝迁谪恨,溪流犹泻怨嗟声。

一朝逐客仙舟过,万古行人玉箸倾。不待鹧鸪啼落日,自然临景易牵情。

一个长蓑挂木瓢,山人也许看天朝。希夷在古虽辞宋,巢父而今却拜尧。

此日圣君贤相出,京师十雨五风调。明朝得见朝廷治,归去山中睡益牢。

堂前种黄葵,百结种葵畔。
同地不同心,徒令永相见。

通经闻大道,馀事始为诗。初或无人识,终须有己知。

真能深造否,孰谓晚成迟。小袖朱弦手,何忧乏子期。

平生多悔事,尤多文字悔;乐道人之善,笔墨无匿彩。

所期励姱修,臭味芬兰茞;乃因习俗移,面目幻傀儡。

远者十馀年,近仅三两载;多少深情者,抵掌笑吾騃。

人具圣贤资,讵可逆忆待;吾自存吾厚,虽悔不忍改。

归去来兮莫问津,有船即买系江滨。自应一学陶元亮,不用更呼祁孔宾。

已卜春前春后学,重寻水北水南人。使君为我新茅栋,数有书来意甚真。

珠箔含风,琐窗凝雾,柳溪别是仙乡。一枝绝艳,袅袅动波光。消尽人间烦暑,冰纨腻、玉骨初凉。肠应断,清商一曲,余韵惹蕖香。幽情还解否,冰莲数合,碧藕丝长。要满斟芳醑,亲举荷觞。耳畔向人微道,便为侬、一醉何妨。归来晚,新愁几许,山雨夜浪浪。
禽鸟春风乐与同,有将理趣道儒宗。
两朝褒赏衣冠旧,一德充融礼乐隆。
天地无心驰电马,人民有望慰云龙。
馀年八十无全食,独抱青山继祖风。
春风恶劣。把数枝香锦,和莺吹折。雨重柳腰娇困,燕子欲扶扶不得。软日烘烟,乾风吹雾,芍药荼コ弄颜色。帘幕轻阴,图书清润,日永篆香绝。
盈盈笑靥宫黄额。试红鸾小扇,丁香双结。团凤眉心倩郎贴。教洗金罍,共看西堂,醉花新月。曲水成空,丽人何处,往事暮云万叶。
花生初咫尺,意思已寻丈。
一日复一日,看看众花上。

小姑缥缈自仙灵,镜面金焦抵画屏。一曲清溪人不见,六朝如梦蒋山青。

文星耿耿恶星缠,虚度韶光十八年。只望曾参养曾皙,岂知颜路哭颜渊。

白头老母身犹在,红粉佳人分未完。待得血书归报日,一声儿子二声天。

列宿光参井,分芒跨梁岷。沉犀对江浦,驷马入岷闉。
英图多霸迹,历选有名臣。连骑簪缨满,含章词赋新。
得上仙槎路,无待访严遵。

顶有异峰云冉冉,源无别派水泠泠。游山未到山穷处,终被青山碍眼睛。

势压最高峰,四轩横断虹。
江山形胜外,疆场画图中。
景物浩无主,尘襟到即空。
何须迟炎暑,特地揖清风。

海棠如锦照深杯,十笏招提策马来。与子缠绵成强别,为时珍重要清才。

宏农野水春无渡,芒砀愁云远未开。抔土寸金嗟往事,大堤杨柳待重栽。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