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问黄花,陶令后、几番重九。应解笑、秋崖人老,不堪诗酒。
宇宙一舟吾倦矣,山河两戒天知否。倚西风、无奈剑花寒,虬龙吼。
江欲釂,谈天口。秋何负,持螯手。尽石鳞芜没,断烟衰柳。
故国山围青玉案,何人印佩黄金斗。倘只消、江左管夷吾,终须有。
城南健儿亦英锐,恶若哮虎何崎崟?昨日送船多战死,兴言讨贼亦寒心。
俗尚家灵运,谁堪社远公。空山云不出,愁杀渡溪风。
天外清光流顾兔。香舒丛桂飘邻圃。秋逼年华期不误。
前山路。翠微深处回徐步。
薜荔牵风寒乍遇。乱蛩石罅吟清露。醉月飞觞吾志素。
美无度。儿童恰读秋声赋。
试问肩舆者,应知令尹名。饥羸俱乐业,凶暴少横行。
犴狱无囚系,山村有颂声。谁言汉卓鲁,前史独为荣。
目极楼船济六师,江淮遮蔽此藩篱。雨馀莫忘遮墙筑,米短何堪议灶炊。
渡海神仙工点铁,逢场傀儡惯牵丝。重瀛但祝销兵气,筹笔无劳疏十思。
汉帝求故剑,嫔御皆涕零。魏王弃前鱼,左右多叹声。
贱子少年日,早希烈士名。出身承主恩,万里事远征。
追虏交河北,蓐食朔方庭。徒手冒白刃,俯身搴前旌。
朔风浩浩来,塞马惨不鸣。孤蓬杂沙飞,天地忽晦冥。
短兵怒相接,血溅单于腥。朝射南山虎,夜宿醉尉亭。
何人知故将,穷老甘伶仃。道逢羽林儿,顾盼生光荣。
锦带鹔鹴裘,车马浩纵横。时移贵贱异,事去炎凉更。
顾惭麒麟阁,虚望嫖姚营。苍鹰思一击,老骥忽长鸣。
仍蒙伏波将,不愧班生铭。
夙具山居僻,桃源不易逢。一犁春后绿,几树宅边红。
敢曰非穷士,居然有古风。更闻金谷近,酒债未从容。
上篇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物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大小清浊,可喜可愕,悉随其物之形而生焉。土石屃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皆不得其中和,使人骇胆而惊心。故独于草木为宜。而草木之中,叶之大者,其声窒;叶之槁者,其声悲;叶之弱者,其声懦而不扬。是故宜于风者莫如松。盖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嵸,潇洒而扶疏,鬖髿而玲珑。故风之过之,不壅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逍遥太空,与造化游。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也。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偃蹇而优游,逍遥而相羊,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予,四方之寓人也,行止无所定,而于是阁不能忘情,故将与上人别而书此以为之记。时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也。 []
下篇
松风阁在金鸡峰下,活水源上。予今春始至,留再宿,皆值雨,但闻波涛声彻昼夜,未尽阅其妙也。至是,往来止阁上凡十余日,因得备悉其变态。
盖阁后之峰,独高于群峰,而松又在峰顶,仰视如幢葆临头上。当日正中时,有风拂其枝,如龙凤翔舞,离褷蜿蜒,轇轕徘徊;影落檐瓦间,金碧相组绣,观之者目为之明。有声如吹埙箎,如过雨,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铁马驰骤,剑槊相磨戛;忽又作草虫呜切切,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听之者耳为之聪。
予以问上人。上人曰:“不知也。我佛以清净六尘为明心之本。凡耳目之入,皆虚妄耳。”予曰:“然则上人以是而名其阁,何也?”上人笑曰:“偶然耳。”
留阁上又三日,乃归。至正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