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新历口,步上秣陵阡。高丘忽嵯峨,宿草迷荒烟。
拜起泪再滴,哀哉不能言。驱车且复东,借此虚堂眠。
念昔堂中人,经营几何年。一旦舍之去,千秋不言还。
露井益清渫,风林更修鲜。思公独不见,涕下如奔川。
感慨西州门,怆悢山阳篇。晤叹日隐树,悲歌月当轩。
堂堂忠孝心,终古谅弗谖。尚与吴门子,归来故山巅。
丝丝春草各春辉,含情滋露上枝肥。晴烟初试东风暖,暮霭轻沾西日晖。
江头来碧色,苍翠披客衣。披客衣,进客觞,他时对酒莫相忘。
生子不愿为腐儒,寻行数墨成蠹鱼。教子莫教治生产,求田问宅徒守株。
君不见渥洼龙种千里足,高视阔步陵天衢。安能俛首随款段,血汗伏枥悲盐车。
忆我伯兄九谷子,先世分室城东居。一朝落地为兄弟,先后雁行如贯珠。
七岁同师授章句,八岁九岁能操觚。十岁为文学声律,弟兄唱和无时无。
大庭广众弄柔翰,满堂宾客争称誉。伯翁我翁莞尔笑,私心相庆阳谦虚。
我年十三举博士,自誇逸足能先驱。须臾阳九天改步,儒冠高挂归田庐。
伯兄十五始入学,一举再举登贤书。兄年十九我十八,从此出处天渊殊。
兄方及弟两出宰,廿年不调思归与。我年四十入山去,终老不材如大樗。
殊涂同辙各有以,盖棺事定当何如。伯兄不死赖有子,快哉一马生三驹。
中间神骏不可测,少不相从东郡趋。有时绕膝闻诗礼,有时出郭随蹇驴。
有时承欢郯子国,有时定省来姑苏。孺子可教更可畏,制义帖括宁区区。
吟诗直欲祖风雅,初盛为主中晚奴。文章寝食饱秦汉,三唐两宋皆皮肤。
而翁所学有真诀,心传口授无精粗。小子狂简志高远,良玉未及分瑕瑜。
秋风飒飒树不静,废书读礼日月徂。太初堂上见手泽,白门城外闻啼乌。
故园归去问封树,总角今来成丈夫。我时卧病一百日,朝来起坐须持扶。
归人解装席未煖,闻我老病深嗟吁。自携诗卷过桥去,行吟直到南山隅。
吟声未歇履声近,病夫下榻开绳枢。入门再拜谁家子,谛视方知封与胡。
去日垂垂髫夹囟,归时鬑鬑微有须。去日斑衣事儿戏,归时博带飘长裾。
人生少壮会如此,使我日暮悲穷涂。问子来意胡为乎,袖中有物能卷舒。
琅玕出手光照席,索我落笔为点污。我身既隐文何有,汝言可采良不诬。
开卷一唱复三叹,掩卷大声还疾呼。九谷子,九谷子,有子如此道不孤,有子如此道不孤。
愿结同心到白头,岂知故剑更难求!可怜碧海青天夜,独卧空房对女牛。
选嫣红,裁嫩绿,春色傍纤指。碧绣铜瓶,寒湛井华水。
疏疏密密安排,分浓配淡,映一片、文心画理。
重位置。小窗矮几乌皮,蜻蜓翼明绮。便到飘零,也在砚池底。
只愁帘外莺儿,怜伊孤冷,衔送上、隔邻浓髻。
朔风吹空林,月黑天茫茫。羁怀迫残岁,望远魂飞扬。
吾弟蓟北来,促我戒归装。艰难成一官,萧瑟馀妖孛摇寒芒。
州城常戒严,军政迫不遑。安能顾儿女,言归慰高堂。
烽燧幸暂休,豫楚同丰穰。念我白发亲,倚闾久相望。
命我赋归宁,慈恩浃肝肠。去住难为心,万绪俄低昂。
女子古有行,善全竟无方。中宵不成寐,揽衣盼晨光。
举室送我行,相看意徬徨。忆昔初来时,夭桃花正芳。
今日得归去,寡鹄悲何长。三十鬓已丝,顾影怜清孀。
沧桑多积感,人事纷难量。哀哉生别离,两地同参商。
何当联骨肉,聚首共一堂。再拜恋庭帏,涕下沾衣裳。
君姑执我手,丁宁话难忘。水陆千里馀,关津限河梁。
征途值隆冬,木落飞严霜。古驿生骤寒,周道多虎狼。
朝晚宜自慎,小别原寻常。闻之益悲怆,欲答不能详。
挥手强出门,惝恍若有亡。倏忽已三舍,轮蹄去何忙。
草枯蔽原野,落日征尘黄。钓台渺何处,凝睇空神伤。
何处招魂哭此姑,精灵缥缈在蓬壶。贼心尚尔怜坚操,天意奚为置险途。
已报亲恩身自了,未觇婿而死犹孚。从容慷慨今休较,不负纲常亦钜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