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钝庵吊乐庵龙洲莲峰半山四古墓 其一

白头村妪白头翁,盛事惊看在眼中。可惜一抔江上土,野花黄蝶领春风。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猜你喜欢
夜静掩寒城,清砧发何处。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
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
那得工夫作往还,一犁取日破荒湾。
春今又绿山中草,酒不能朱镜裹颜。
六十只余三岁在,百年亦是霎时间。
村村雨色冥蒙外,已觉天公露一斑。

一府观风郡督邮,试看鹰隼在高秋。黄花对酌新离别,白雪难思旧唱酬。

尘绪案头来扰扰,银河天上去悠悠。碧罗琢砚初离水,勤写瑰奇度阻脩。

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

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万石千钧积累成,未应忽此一毫轻。
寒松瘦竹元清劲,昨夜分明闻折声。
衣食支吾婚嫁毕,从今家事不相仍。夜眠身是投林鸟,
朝饭心同乞食僧。清唳数声松下鹤,寒光一点竹间灯。
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

坏衲相过羽服迎,可怜□静□营营。我思江上忘身计,师出山中乞寺名。

振锡回还江未住,布金圆□意方平。零陵泉石三湘最,莫踏□□□□□。

不效燕昭置,终贻子罕羞。
吴都矜四达,楚国炫三休。
好卜登春乐,无增累卵忧。
玄都有琼构,何日从真游。

日夕散车骑,揽辔每委迟。署松纷翠霭,宫柳何菀斯。

入门纤月上,宿鸟满庭枝。微风振遗凛,暮色正凄其。

客心易为感,万念咸在兹。岂无芳草色,祗足搅归思。

蹉跎早七旬,老健保清贫。识破元来易,言传恐未真。

但能积阴德,焉用出阳神。释怨恩须报,天终相吉人。

少年豪纵志凌云,著论将期拟过秦。
当日诗书徒用世,如今文字岂谋身。
乱离不用毛锥子,漂转聊同木偶人。
主父平生希鼎食,年来一饱尚艰辛。

王君书宗虞永兴,亦复钩勒赵吴兴。吴兴手迹逞姿媚,细筋安得如秋鹰。

或言上石尤不可,椎拓往往刓圭棱。曩持此论自东涧,与君往复词翻腾。

石本忽出《汲黯传》,翠墨黮黕霉淫蒸。森张剑戟严且整,摸纸凸起惊崚嶒。

承旨他本那见此,率更令后难为朋。益信书家各师派,服君鉴别言有徵。

匹如半山论诗法,玉溪善学杜少陵。不然獭祭妄謷訾,苦从字句分淄渑。

此本在箧近世载,夜窗覆审开黳瞢。更为感旧动枨触,暗风吹闪青荧灯。

涵空一碧湛虚明,中有蜿蜒睡未醒。好待夜深风浪息,看渠吞吐一天星。

指崖屹立镇山川,万丈巍巍势插天。
风日双清时有限,乾坤一览景无边。
东西岘丹青与献,南北群峰紫翠边。
我欲凌风登绝顶,一声铁笛叫飞仙。
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何穷散乱随新草,
永日淹留在野田。无事群鸣遮水际,争来引颈逼人前。
风吹楚泽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
巧裁蝉鬓畏风吹,尽作蛾眉恐人妒。

回首郁姑台,岷峨亦壮哉。千夫跨云立,万马下天来。

楼橹临江起,旌旗拂水开。乡关信灵杰,筹海想雄材。

风尖云嫩山容瘦。数飞鸟、鸦前鹊后。夜阑带醉听箫声,恍瞥见、谁家红袖。

蟾钩穿过疏林骤。桂子落、满山金镂。桥边错认玉人来,惹裙带、暗香偷嗅。

展叩先茔百感生,空闻虚谷野禽声。竹梧恍惚羹墙见,霜露应添风木情。

八十春光浑过影,终天遗恨只如酲。式瞻坏土弥㣼切,莫遏双眸泪满膺。

昔我经龙门,晨发桑乾岭。回盘郁青冥,驱车尽绝顶。

驿骑倦行役,苦觉道路永。引领望吴楚,日入众山暝。

归来惬栖迟,山水融心境。寸毫写万里,历历事可省。

理也存自然,畴能搜溟涬。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