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虎挻灾不复论,搆成狂猘犯车尘。御衣空惜侍中血,国玺几危皇后身。
图霸未能知盗道,饰非唯欲害仁人。黄旗紫气今仍旧,免使老臣攀画轮。
五岭之南,百粤之东。卓生伟人,林左司农。谦卑以牧,允出自中。
直大而方,即赋乃躬。脩髯广额,曰貌有颙。我闻在昔,温厉安恭。
求诸今日,庶乎见公。揆兹素履,表厥遗丰。两仕为令,乐只何融。
四垣既历,正色何恭。廿载家食,敦睦何雍。形虽三变,道本无穷。
潜见飞跃,公其犹龙。六卿晚陟,寅协载同。帝嘉乃德,老成直忠。
归真反朴,急流维风。云胡能此,至至终终。呜乎太山云出,天下雨濛。
朝既嘉赖,乡复被蒙。休休仪表,烱烱德容。仪写人目,德留人衷。
衣裳我觏,佩玉其瑢。赞以赞德,匪像是供。兴歌赤舄,徒仰乌弓。
永言法则,世也其宗。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以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观文正之义,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锺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瓢囊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见说韩门素识兵,故知西北势先倾。未应有子如豚犬,何在夫人自筑城。
暮雨昏平远,南山渐不分。濛濛连楚塞,细细湿行云。
从宦成羁束,登危厌纠纷。何时疏竹里,还向旧山闻。
鸠兹城边望不稀,翠木朱藤罨画溪。津吏扬舲唱歌去,溪花十里使人迷。
栖碧山人两袂轻,玉蜍盛得露华清。新诗不记人间事,尽写瑶台阆苑情。
跨灶先人事,君今数梦罴。不凡无忝祖,有兆卜佳儿。
立鼎齐三孔,摩天冠一时。瑞符丹穴凤,英物早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