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

今年腊月归未得,独在乌程县可怜。
隔岸横飞西塞雁,前门数缆下江船。
高城哀柝兵戈侧,短布单衣雨雪边。
笑语逢迎随契托,故园何处泪潸然。
浙江山阴人,字伯虎,更字朗诣。少好游侠,蓄声伎食客百数。坐事系狱,既释,放荡江湖。工诗,好交友。卒年四十七。门人私谥贞毅先生。
  猜你喜欢
□声短棹,柳色长条,无花但觉风香。万境天开,逸兴纵我清狂。白鸥更闲似我,趁平芜、飞过斜阳。重叹息,却如何不□,梦里黄粱。
一自三高非旧,把诗囊酒具,千古凄凉。近日烟波,乐事尽逐渔忙。山横洞庭夜月,似潇湘、不似潇湘。归未得,数清游、多在水乡。
秋天瑟瑟夜漫漫,夜白风清玉露漙.燕山游子衣裳薄,
秦地佳人闺阁寒。欲向楼中萦楚练,还来机上裂齐纨。
揽红袖兮愁徙倚,盼青砧兮怅盘桓。盘桓徙倚夜已久,
萤火双飞入帘牖。西北风来吹细腰,东南月上浮纤手。
此时秋月可怜明,此时秋风别有情。君看月下参差影,
为听莎间断续声。绛河转兮青云晓,飞鸟鸣兮行人少。
攒眉缉缕思纷纷,对影穿针魂悄悄。闻道还家未有期,
谁怜登陇不胜悲。梦见形容亦旧日,为许裁缝改昔时。
缄书远寄交河曲,须及明年春草绿。莫言衣上有斑斑,
只为思君泪相续。
临川好,柳岸转平沙。门外澄江丞相宅,坛前乔木列仙家。春到满城花。
行乐处,舞袖卷轻纱。谩摘青梅尝煮酒,旋煎白雪试新茶。明月上檐牙。
茅檐屋舍竹篱州,虎怕偏蹄蛇两头。暗蛊有时迷酒影,
浮尘向日似波流。沙含水弩多伤骨,田仰畬刀少用牛。
知得共君相见否,近来魂梦转悠悠。
平地才应一顷馀,阁栏都大似巢居。入衙官吏声疑鸟,
下峡舟船腹似鱼。市井无钱论尺丈,田畴付火罢耘锄。
此中愁杀须甘分,惟惜平生旧著书。
哭鸟昼飞人少见,伥魂夜啸虎行多。满身沙虱无防处,
独脚山魈不奈何。甘受鬼神侵骨髓,常忧岐路处风波。
南歌未有东西分,敢唱沦浪一字歌。
荒芜满院不能锄,甑有尘埃圃乏蔬。定觉身将囚一种,
未知生共死何如。饥摇困尾丧家狗,热暴枯鳞失水鱼。
苦境万般君莫问,自怜方寸本来虚。

高阁俯苍崖,下有花源路。料得避秦人,入山从此去。

潭水洗山肤,肤尽红霞露。老蛟山瘦石,千古盘涡怒。

溪上尽渔郎,谁识花流处。事往白云新,人去青山故。

挂却茱萸囊,长啸倚丹树。

中郎章句儒,失身徇邦仇。一叹不自知,邂逅死孤囚。

凛凛南昌仙,斗食身百忧。渺然元始后,灭迹不可求。

使君漕挽山东回,天子全齐外府开。海王至今馀伯气,大风千古见雄才。

鱼梁忽落双江水,白石遥分万里台。更广绝交成妙论,可无人识孝标来。

软红江波鸭子清。日迟游女遍江城。红桥度烛缓相迎。

细马隔裙穿镫子,平船素手拨帘旌。大堤春日往来情。

去年此刻曾相见,略诉殷勤。略解温存。略有思量未当真。

今年此刻重相见,瘦了眉痕。肥了愁根。难道秋来例病人。

赤叶风欲尽,黄花霜未乾。病添予许老,穷迫子能寒。

剑蚀蛟还吼,袍尘鹘尚盘。山东河北事,欲语泪汍澜。

樊川吾所爱,老我莫能俦。二年鞍马淇上,来往更风流。梦里池塘春草,却被鸣禽呼觉,柳暗水边楼。浩荡故园思,汶水日悠悠。
洛阳花,梁苑月,苦迟留。半生许与词伯,不负壮年游。我亦布衣游子,久欲观光齐鲁,羁绁在鹰韛、早晚西湖上,同醉木兰舟。

韶华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西风无赖过江来,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
秋声带叶萧萧落,莫响城头角!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

蒲觞饮罢不成歌,閒步林阴爱绿莎。记取长塘初五夜,月明偏傍屋西多。

作画与作诗,妙处元同科。苟无自得处,当复奈渠何。

云意生阴晚不收,西风疏雨一江秋。画图忽上阑干角,隐隐平湾转钓舟。

遂乐之轩何所遂,我识轩中主人意。十年江海早归来,愿受城南一廛地。

男婚女嫁及此海,婢织奴耕供卒岁。闭门不出心自怡,阿孙撰杖行相随。

绿阴无尘白日静,饥饱扪腹看花娱。游鱼在藻弄清泚,好鸟当户鸣高枝。

几人适意有如此,乐乎天命复奚疑。

廿年春梦太悠扬,曲曲重弹陌上桑。愧我但成官傀儡,怜卿犹著嫁衣裳。

画来眉妩怜京兆,守定斋期学太常。莫对碧桃怨萧瑟,安排三十六鸳鸯。

多谢名山不厌人,五来此地着闲身。
泉声带雨驱烦暑,空翠萦风绝点尘。
金鼎火能知应候,玉壶花自占长春。
何时许证三生约,乞借烟霞与卜邻。

永夜不能寐,风声杂雨声。寒螀鸣萧瑟,檐马响凄清。

世事难安枕,闲心且数更。何时天意转,泉石了余生。

  广文曾生,来自南丰,入太学,与其诸生群进于有司。有司敛群才,操尺度,概以一法。考。其不中者而弃之;虽有魁垒拔出之才,其一累黍不中尺度,则弃不敢取。幸而得良有司,不过反同众人叹嗟爱惜,若取舍非己事者。诿曰:“有司有法,奈何不中!”有司固不自任其责,而天下之人亦不以责有司,皆曰:“其不中,法也。”不幸有司度一失手,则往往失多而得少。

  呜呼!有司所操果良法邪?何其久而不思革也?况若曾生之业,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而有司弃之,可怪也!然曾生不非同进,不罪有司,告予以归,思广其学而坚其守。予初骇其文,又壮其志,夫农夫不咎岁而菑播是勤,甚水旱则已;使一有获,则岂不多邪?

  曾生橐其文数十万言来京师,京师之人无求曾生者,然曾生亦不以干也。予岂敢求生,而生辱以顾予。是京师之人既不求之,而有司又失之,而独予得也。于其行也,遂见于文,使知生者可以吊有司而贺余之独得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