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怀旧

晨鸡启重闉,城柝亦未缀。解缆乘细流,轻桡向晓发。

凄凄下微霜,皎皎鉴寒月。惆怅问前途,郁纡感逝节。

回首溯旧知,音徽已灭没。眷德思偏长,怀分情叹歇。

虚期万里风,徒愧中流楫。十年过西州,凄怆心如结。

沈荃
沈荃(1624—1684年),字贞蕤,号绎堂,别号充斋,江苏华亭人。清顺治九年(1652年)探花,授编修,累官詹事府詹事、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卒谥文恪。著有《充斋集》行世。为人经述深湛,喜奖拔后进,颇为时重。工书法,宗法米、董二家,深得康熙帝赏识,尝召至内廷论书,“凡御制碑版及殿廷屏障御座箴铭,辄命公书之。”(方苞《望溪集外文》)为康熙帝书法代笔人之一。
  猜你喜欢

雪与春归落岁前,晓开庭树有余妍。
杨花扑扑白漫地,蛱蝶纷纷飞满天。
胡马嘶风思塞草,吴牛喘月困沙田。
我贫始觉今朝富,大片如钱不解穿。

闽山气候真不常,浪蕊浮花浑欲狂。团团岩桂著春雨,擢秀不待秋风凉。

微舒嫩叶玉剪碧,巧缀碎颗金排黄。木如犀理自坚致,喷作十里旃檀香。

沙阳满眼皆此树,安得白露零清商。芳根端可伴真隐,他日移植梁溪傍。

初修降表我无名,不是随班拜舞人。
谁遣附庸祈请使,要教索虏识忠臣。

宪台台下有莲塘,一种高荷迥异常。乍见仙花开并蒂,旋看瑶实结双房。

垂垂共压秋波净,袅袅同沾晓露凉。绝胜当年连理瑞,画图还拟进明光。

往年糊口谋升斗。朱墨尘埃沾两袖。黄粱梦断始归来,依旧琴书当左右。
而今藏取持螯手。林下独居闲散又。问之何以得长年,寡欲少思安老朽。

绛扉半掩,红板斜欹,深院人静。碎玉鸣琴,暗水自流花径。

紫藤开,绯桃谢,阑珊芳事无多剩。奈何春,问归来燕子,可能重省。

记那日、来台饮渌,绣幕围香,何限风景。树底栏干,时有步尘鬟影。

罗袂已随蝴蝶化,画廊忍得蘼芜冷。罢登临,渐消磨,少年游兴。

高堂云气昼漠漠,四壁阴森满丘壑。知是山人十八公,苍鳞紫甲纷披落。

一株如屈铁,瘦骨崚嶒藓皮裂。两株如老龙,尺幅飞腾雷电掣。

朱明赤帝烜南讹,烈日未得鞭羲和。耳边恍有翠涛出,置身忽在嵩山阿。

观者无言俱动色,绢素淋漓满烟墨。羡君腕底有徂徕,那数秦封与汉植。

吾闻古来画古松,能者无过偃与宏。精神入微妙,化夺天地工。

后来好手谁可比,雄姿崷崒将毋同。千年茯苓下结实,此图莫放仙人入。

神物由来鬼欲偷,玉轴金箱好收拾。

人心天理本昭昭,利欲无端日夜销。说向迷途浑不省,世间鹏鴳各逍遥。

四垂云*暧,一夏雨溟蒙。千奇百怪惊人,海蜃眩青红。谁道谷城黄石,混迹长安紫陌,九万里培风。静夜?澄霁,皎月丽天中。问今年,年岁许,尚童蒙。憨痴自笑,能裨造化竟何功。岂意京华倦客,忽得蓬莱妙唱,流响韵商宫。此去两神剑,终久会雌雄。
马困炎天蛮岭路,棹冲秋雾瘴江流。
辛勤为国亲求病,百越中无不治州。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1]夜煮茶。

桑中始奕奕,淇上未汤汤。美人要杂佩,上客诱明珰。

日暗人声静,微步出兰房。露葵不待劝,鸣琴无暇张。

翠钗挂已落,罗衣拂更香。如何嫁荡子,春夜守空床。

不见青丝骑,徒劳红粉妆。

此山镇京口,迥出沧海湄。跻览何所见,茫茫潮汐驰。
云生蓬莱岛,日出扶桑枝。万里混一色,焉能分两仪。
愿言策烟驾,缥缈寻安期。挥手谢人境,吾将从此辞。
宫柳初开一抹眉,武昌城下乍逢时。
春来树树烟条绿,欲认何枝是旧枝。
寒食东风已满城,小枝纤弱拂啼莺。
东君不惜离人苦,又向前年折处生。
名向阿衡篇里得,书从复古殿中来。
惠然乘兴访幽栖,细雨冥冥湿杖藜。
七尺身强於鹤瘦,一生心不向人低。
日寻灵药行寒麓,时有新诗付小奚。
欲解貂金同一醉,酒垆闻只在前溪。
一树樱桃鸟啄残,麦秋天气尚轻寒。
蚕登曲箔桑初尽,燕补新巢土未干。
囊里古方闲自检,镜中华发老羞看。
花时不共刘郎醉,辜负东家芍药阑。
一生二,二生三,
遏捺不住,廓周沙界。
德灵直上妙峰,善财却入楼阁。
新妇骑驴阿家牵,山青水绿。
桃华红,李华白,
一尘一佛土,一叶一释迦。
人生四大{上物下心}是空,何个不觅出烦笼。
造罪人多作福少,所以众生长受穷。
坚修苦行仍本分,禁戒奢华并不同。
今生努力勤精练,冥路不溺苦海中。
日逐持经强发愿,弘道回去莫难逢。
唯报往来游礼者,这回巡谒一层层。

神驾驭景飙,太虚时总辔。玄道不可分,直悟天人际。

群从皆成仙,玩世不计年。何当事神游,许我笑拍肩。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