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宁川冷渡

解鞍饱有山林兴,入耳都无市井声。
一榻萧然谁是伴,琴樽相对太清生。
赵希逢(生卒年不详)一作希蓬,宋宗室,太祖四子秦王德芳八世孙。理宗淳祐间,以从事郎为汀州司理。与华岳诗词酬唱往来,有《华赵二先生南征录》今不传。词见《诗渊》第二十五册。
  猜你喜欢
置酒命所欢,凭觞遂为戚。
日往不再来,兹辰坐成昔。
百龄非长久,五十将半百。
胡为劳我形,已须还复白。
西山鸾鹤顾,矫矫烟雾翮。
明霞发金丹,阴洞潜水碧。
安得凌风羽,崦嵫驻灵魄。
兀然坐衰老,惭叹东陵柏。
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
朱槛月明时,清香为谁发。
寒风雁度。声向千门去。也到文闱校文处。也到文君绣户。
背灯解带惊魂。长安此夜秋声。早是夜寒不寐,五更风雨无情。
数枝开与短墙平,见雪萼,红跗相映。引起谁人边塞情¤
帘外欲三更,吹断离愁月正明。空听隔江声。

高斋过暑雨,白云逝沧洲。凉风起林杪,一叶已先秋。

落照耿空开,倏与苍烟收。西山转斜汉,龙角相随流。

朝晡不相知,逝者焉能留。今之隐凡者,未审当奚游。

燕晋分疆处,雄关控上游。
地寒峰障日,天近鹗横秋。
虎护千年树,人披六月裘。
夜来风不止,严鼓出谯楼。

两度安南奉使来,玉葩曾看岭头梅。由来使者清于玉,不带飞尘半点回。

乞得诸仓粟,流民获所依。已燃薪禦冻,仍用楮为衣。

病骨蒙新暖,羸肌复旧肥。故乡虽有屋,此处可忘归。

作客岁月久,新春生白须。
淹留竟何为,闭户犹繙书。
今朝天气佳,逍遥步城隅。
初旭野尚晦,青草含露濡。
好风如有期,微漪满平湖。
白日照原野,青山开画图。
晴林峰外稠,坏塔烟中孤。
山坳见修竹,游步得僧居。
地偏兰茝芳,气暖夭桃舒。
何年深宫姬,藁葬依浮图。
一往随化迁,岂复平阳车。
顾之三叹息,不饮定何如。

骨肉东西各一方,弟兄南北断肝肠。离情祇向天边碎,壮志还随行处伤。

不料此心分两国,谁知翻属二君王。艰难少有安中土,经乱多从胡虏乡。

独羡春秋连影雁,每思羽翼并成行。题诗泣尽东流水,欲话无人问短长。

退之未四十,俄落六七齿。作诗十八韵,付之不得已。

余生忝为士,隐独慎动止。视父固不肖,行已颇有耻。

夙怀心腹疾,久待旦晚死。临镜照面目,自疑不是已。

去年冬至夜,节气冷于水。一齿忽焉落,易与拔毛比。

旁者皆动摇,参差不相似。今年落渐多,牢者无几矣。

譬彼熟瓜蒂,谁能强经纪。嚼物苦及龈,剔塞敢劳指。

糜粥与豆液,百物此可恃。自念始半百,老态遽若尔。

亲宾爱莫助,候问空惊视。情至亦可伤,理明聊复喜。

天地有时老,红颜岂常美。何以慰我怀,愿有读书子。

明月淡流光,凭阑夜方寂。梧飘金井寒,露下瑶阶湿。

试逐赤松游,披林对一丘。梨红大谷晚,桂白小山秋。

石镜菱花发,桐门琴曲愁。泉飞疑度雨,云积似重楼。

王孙若不去,山中定可留。

娉婷初出苧萝春,一笑当年国自倾。
丝网珠玑迷去路,鸱夷风月倍多情。
日未出扶桑,云犹屯海岳。
宛是欲雨时,朝阴凛岩壑。
霜林乱叶多,荏苒乾未落。
飒飒满空山,细听微雨作。
一叶初自吟,万叶竞相谑。
就彼最高枝,相摩应宫角。
燥响欲相凭,风来能领略。
须臾不闻风,但听雨索索。
是雨亦无奇,如雨乃可乐。
风停味静时,雨从何处著。
霜野物声乾,终带尘土浊。
篷音非出虚,瓢音太伤朴。
得似此声清,潇洒过笙鹤。
天籁者非耶,夔襄不能学。

西北半明灭,悲风催夕阴。紫云团隧道,红叶入霜林。

天地河山老,松楸雨露深。遣弓攀莫及,回首罢登临。

气升气止。引得丹元童子喜。
耳里闻风。知是泥丸一窍通。
危楼宴酒。不觉黄芽生蕊寿。
芽长如何。只觉金花罩体多。

长官爱菊迈常情,有甚东篱嗅落英。祗恐偷儿窥绝品,不教放蕊只观茎。

赤骨力寸丝不挂,净裸裸兮赤洒洒。浴出低头满面惭,为我说时定相骂。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