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山中习静共忘机,人懒开门鸟懒飞。纵过河东知不远,板桥常带夕阳归。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坛畔归云冷湿襟,拂苔移石坐花阴。
偶然醒得庄周梦,始觉玄门兴味深。
西来渐觉细尘红,扰扰舟车路向东。
可惜夏天明月夜,土山前面障南风。
处楼之正中,苍翠横陈,是斯楼之胜境也。
翠屏缺处添奇观,修眉远浮孤碧。天影微茫,烟痕黯淡,不与千峰同色。凭高望极。向帘幕中间,冷光流入。
料得吟僧,数株松下坐苍石。泉源犹是故迹。煮茶曾味古,还记游历。调水符闲,登山屐在,却倚阑干斜日。轻阴易□。看飘忽风云,晦明朝夕。为我飞来,傍江横峭壁。

遗墨消磨顾陆馀,开元一一数吴卢。本朝唯有宗元近,国本长留后世模。

出世真人唯雍穆,入蕃老释面清癯。居人不惜游人爱,风雨侵陵色欲无。

小阁清幽,胆瓶高插梅千朵。主宾欢坐。不速还容我。
换羽移宫,绝唱谁能和。伊知麽。暂听些个。已觉丝成裹。

秋来犹寄一涯天,叶叶秋声似去年。可惜良辰长在客,不堪孤馆更闻蝉。

佳人去何之,岁月忽已逝。怀人昔孟光,问道今法喜。

百年草头露,一梦月中蚁。见此两足尊,感动泪如洗。

区区记刻舟,儿嬉亦漫尔。永断三生缘,付此一弹指。

连年饮建业,寤寐北山灵。
三过又不入,风雨盲其程。
一朝廖会期,万籁不敢声。
断潢卷夕潦,列巘浮帝青。
因思山中人,昔日相熙宁。
不知学何事,莽制为周经。
群公咸其辅,不悟宗康成。
相承至章蔡,九州半膻腥。
历年百七十,众寐未全醒。
三经犹在校,从祀犹在庭。
追惟祸之首,千古一涕零。
大钧窅难问,山云水泠泠。

怀玉之山玉为峰,四面尽削金芙蓉。东风破碎瀑布落,有潭十八龙为宅。

山头草堂开者谁,斩木通道余心悲。白猿啸雨岩竹裂,石路上天风树吹。

我闻龙乃变化物,群然卧此龙何为。胡不滂沱惠下土,一洗四海无旌旗。

家居潇洒似江村,花草侵阶水映门。元亮结庐山挂眼,孔融好客酒盈尊。

肯教轩冕移心志,未厌林泉入梦魂。我亦平生倦游客,一廛无处问东屯。

长安三唱晓鸡声。谁不被,利名惊。搅镜照星星。都老却、当年后生。山林苍翠,江湖烟景,归去没人争。休望濯尘缨。几时得、沧浪水清。
掻首北眷。
清对未从。
瞻云累叹。
思□御风。
良愿易违。
嘉乐难逢。
微我无衣。
温凉谁同。

亿舜日。万尧年。咏湛露。歌采莲。愿杂百和气。宛转金炉前。

华亭犹有古人存,风景依稀似鹿门。一曲晴湖通画舫,万株古木出乌林。

卜邻王翰俱文物,识字扬雄足酒樽。有约重来访东叟,徵歌同乐最闲园。

尼山拜了又何求,驰鹜中原作壮游。
泰岱峰头观日出,汶阳城外看河流。
朝吟阚县蚩尤冢,暮醉新州太白楼。
从此不消删白发,留归江上对眠鸥。
重冈复岭势崔巍,一卒当关万卒回。
不是大夫多辨说,尉他争肯筑朝台。
花木精神面面金,谁将好景作南亭。
栗留枝上春风思,鶗鴃声中脱屐痕。
檐后梅樊兄及弟,槛前竹鹤子生孙。
我今犹是数旬客,遇意忻时即打门。

潭深净如练,宛然鱼自见。独怜蓑笠翁,错下银钩线。

仙家轻岁月,浮世重光阴。
白发有先后,青山无古今。
局终柯已烂,尘散海忧海。
若觅长生路,烟霞无处寻。

握手东庄一载余,劳君远过旅人居。晚年难得同心侣,夜话如看太古书。

顾我廉名承义重,于今言路报恩疏。祇应早晚归休去,莫累高贤更拮据。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