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志和传

一叶轻舟一钓纶,朝廷无处觅玄真。太虚明月为知己,细雨斜风不著人。

西塞贪看飞白鹭,东华忘却软红尘。还思扰扰求名者,肯信人閒有逸民。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猜你喜欢

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九折羊肠路险巘,险巘过了始平夷。
风霜雨露无非教,菌槿椒兰各有时。
退步元来天地阔,扪心自是鬼神知。
莫嫌载月舟如洗,赢得清名满海涯。
有留人意。拂叶攀花无限思。露湿浓香满袂。别来过了秋光。翠帘昨夜新霜。多少月宫闲地,姮娥与借余芳。”因赋一首
幽花无外。心与芗林会。绿发相看今老矣。不作浅俗气味。
露叶<艹疑>々生光。风梢泛泛飘香。称意中秋开了,余情犹及重阳。

鼻观拜嘉况,名香如前闻。尘容方一洗,藻思期三薰。

久坐欣有得,飘飘欲陵云。都良与迷迭,芳馨此其分。

我穷初不为能诗,笑杀吹竽滥得痴。莫向人前浪分雪,世间真伪有谁知。

匡社经行外,沃洲禅宴馀。吾师还继此,后辈复何如。
江上传风雅,静中时卷舒。堪随乐天集,共伴白芙蕖。
失乡迁客在天涯,门掩苔垣向水斜。只就鳞鸿求远信,
敢言车马访贫家。烟生柳岸将垂缕,雪压梅园半是花。
惆怅明朝尊酒散,梦魂相送到京华。

驿畔长松几百秋,行人到此也生愁。最怜每被官军斫,满地寒胶作泪流。

西府频看策旧勋,北山常恐负移文。如何九五飞龙日,閒得无心出岫云。

晨起秣征马,北上遵太行。前瞻督亢亭,俯见军都场。

皇居槩太清,宫阙俨相当。汉家徵茂异,缨弁群趋跄。

子去蚤上书,青云方激昂。公车旦夕召,佩玉承恩光。

睇彼黄鹄飞,霄汉纷翱翔。何当假修翼,引领增慨慷。

自古名高众毁归,又应身退是知机。
林风惊断西窗梦,一夜愁声忆翠微。

西风攲叶撼宫梧,早怯秋寒着绣襦。玉宇无人双燕去,一弯新月上金枢。

相逢已恨十年迟,买酒吴山一夜诗。
明日送春仍送客,柳花风颺鬓丝丝。
老眼盾花兴未厌,不知头上雨廉纤。
流莺浪语春风恨,谁拗花枝插帽檐。

吴山人,读书不作章句儒,西上玉笥观匡庐。寻龙经在神莫閟,金盌玉杯何处无。

负士哀哀者鄮氏,兄死无儿惟有弟。山人为卜范萧峰,水抱山回上田美。

紫荆一荣复一枯,冈头日落啼老乌。百金报吴笑不顾,一诗价重双明珠。

君不见孙生瓜熟能供客,客指黄花洞前域。山空白鹤今有村,白鹤南飞杳无硛。

风动帘栊春昼长,莺声催起整残妆。独行亭畔拈花朵,不觉罗衣怯晚凉。

霜意云情晓欲寒,城南驱马面晴川。路寻红皱黄团舍,兴入丹茱紫菊天。

摵摵园林惊晚岁,纷纷场圃见丰年。君恩未报归何日,空使荒芜靖节田。

杖锡老师七十八,眼如点漆眉如雪。分明画出须菩提,坐听孤猿吟落月。

深山古寺天正寒,叶深一尺堆床前。地炉烧火帘不卷,袈娑黑似垆中烟。

客来只恐放烟出,争奈山林藏未密。喧喧道价满江湖,负笈挑囊固非一。

千里东归频寄声,乃翁终似有乡情。目连鹙子神通妙,何必区区圆相成。

闻道清霜五月寒,冷云漠漠恨漫漫。好将怨李恩牛事,都作藏蕉覆鹿看。

青眼难忘交谊笃,白衣终荷圣恩宽。伤心同调应相忆,长笛声中夜未阑。

水牯牛儿也可夸,鼻绳拽断卧烟霞。
蓦然痒处轻抓著,便向人前露尾巴。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