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故人子赴燕

莫谓城南尺五天,此行几日到幽燕。昂霄耸壑从兹始,万里青云稳著鞭。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猜你喜欢
绿树归莺,雕梁别燕。春光一去如流电。当歌对酒莫沉吟,人生有限情无限。
弱袂萦春,修蛾写怨。秦筝宝柱频移雁。尊中绿醑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
小圃养春色,乘时不可缓。
翌锄常于于,成趣须旦旦。
花摘去年种,喜供一时玩。
举杯付歌儿,野服更萧散。
近方辞地肺,本自住天台。
有鹤相同出,无云作伴回。
道房随处借,诗板逐时开。
又说庐山去,闲看瀑布来。
吁嗟天数不人由,举目江河万里愁。
为厉可无忠义鬼,觅封忍见笑谈侯。
功名只作无时看,气节须从险处留。
归去来辞非浪赋,曾知此老此心不。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
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忆欢盟重到。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尽日伫立无言,赢得凄凉怀抱。
金马词臣赋上诗,梨园弟子唱新词。
君恩还似东风意,先入灵和蜀柳枝。
祇役滞南服,颓思属暮年。闲上望京台,万山蔽其前。
落日归飞翼,连翩东北天。涪江适在下,为我久潺湲。
中叶成文教,德威清远边。颁条信徒尔,华发生苍然。
寄怀三峰守,岐路隔云烟。

自出皇都门,渌水明可掬。高风抟羊角,飞沙旋雾縠。

乘快得顺流,溯行又转辘。长河亘千里,回溪每九曲。

时序值暮春,光景信明淑。市邑临水折,岸柳新雨沐。

欲问北州故,但以南期促。同行近百艘,晨夕相追逐。

挂席雁翅接,转棹鱼尾续。长闻夜集喧,又见风排簇。

所遇皆南金,胡为弃荆玉?非有弹冠庆,相呼入山麓。

托恨西湖,沉质湘水。鍊玉为脂,熬冰出髓。松及苏人,皆云无此。

盛春而生,方夏而止。何故季鹰,待秋风起。

道人一锡攀飞鸟,颇悉南来北去情。画出江南遵渚态,尚馀风味叫群声。

知存岂必兼知退,见浅何缘喻见深。倚伏孰能穷世变,废兴端欲契天心。

辽东人日寻吾党,星浦斜阳换暮阴。但饮莫论眼前事,廋词聊能托微吟。

如镜窥妆逗小楼,真珠帘外半痕收。倒簪花影上人头。

品得秦筝初度曲,花前和露耍千秋。柳丝浓翠拂鞋钩。

相思不可见,梦里却逢君。
两地共明月,一方空碧云。
江秋鸿背侣,山夜鹤离群。
记得湖边寺,诗题醉后分。
嘉州山水地,二蜀最为美。
翠岭叠峨眉,长岭叠峨眉,
长澜涌锦水。

半落釭花午夜闲,戍衣裁就寄君难。雁来不带平安字,却带边风入帐寒。

九客俱辞一客留,出门相送问重游。夜来共对西楼月,不道今朝有别愁。

轻轻玉叠向风加,襟袖谁能认六葩。高岫人迷千尺布,
平林天与一般花。横空络绎云遗屑,扑浪翩联蝶寄槎。
公子樽前流远思,不知何处客程赊。

酹酒天山,今方许、征鞍少歇。凭铁胁、千磨百炼,丈夫功烈。

整顿乾坤非异事,云开万里歌明月。笑向来、和议总蛙鸣,何关切。

铙吹动,袍生雪。军威壮,笳声灭。念祖宗养士,忍教残缺。

洛鼎无亏谁敢问,幕南薄洒膻腥血。快三朝、慈孝格天心,安陵阙。

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
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一别朱门三四春,再来应笑尚风尘。
昨宵唯有楼前月,识是谢公诗酒人。

滁州不种马,千里稻田枯。空坐两太仆,劳劳付笑歌。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