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其四 送春六曲

一片花飞春已暮。那堪万点飘红雨。白发送春情更苦。

愁几许。满川烟草和风絮。

常记解鞍沽酒处。而今绿暗旗亭路。怪底春归留不住。

莺作驭。朝来引过西园去。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猜你喜欢
方舟不用楫,极目总无波。长日容杯酒,深江净绮罗。
乱离还奏乐,飘泊且听歌。故国流清渭,如今花正多。
十年行地一虚舟,过眼风烟几度秋。
华发半从身外老,故山时得梦中游,

情网丝丝绾。问花神、飘香坠粉,是谁分判。才见花开花又落,不念惜花人惋。

禁不得、猛风吹断。总有游魂知旧路,奈匆匆、短劫韶光换。

空怅望,海山远。

优昙那许常相伴,照慈帏、残灯尚在,梦回不见。十二碧城缥缈处,去去来来如幻。

倩好手、图成小卷。尘世自生烦恼障,暮年人、咄咄书空唤。

司花史,瑶池畔。

尧天到此日方中,万国强由法变通。惊喜天颜微一笑,百年前亦与华同。

玉丝鞭袅散天香,十里栏干簇艳妆。
但念君恩思报称,懒骑骄马过平康。

一树微花竞艳,半廊萝荫含秋。秋风未冷江莼老,清怨锁高楼。

梦断碧云易散,花飞明月空留。映阶细草茸茸绿,无意寄人愁。

仆夫取水古龙塘,水中木佛三肘长。随波俛仰如簸糠,并流拯之置道傍。

衲衣著帽僧伽装,里人观者如堵墙。相与筑室临沧浪,荷盖荃壁辛夷梁。

三日屋成小而香,野草江花荐芬芳,烬烟昼清夜灯光。

乃知实相无立乡,人人性中普照王。

五载龙蟠虎踞间,峰头日月望狼山。
归来筋力犹强健,野屐登临莫厌艰。

平生洪大理,朴直古人心。执法汉庭上,春风吹六阴。

一麾横浦去,相失庾山深。他日逢梅使,听歌行路吟。

峨峨北岩山,上轶雨与云。下有蕙与兰,芃芃扬秋芬。

君子在远道,怀思极忧勤。眷言感时泽,亦复伤暌分。

念兹恺惠性,化者将同薰。由来金玉姿,不如萧艾群。

逝将媲贞美,庶以怡朝曛。

皇舆行在辟人门,群牧分屯散綵云。习驭每朝供进马,近移毳幕尽宗勋。

月色窥人冷,梅花何处香。遥思栖隐客,高啸白云乡。

步出涌金门,所见土花碧。徘徊衣上月,感此美人夕。

美人胡不归,月落江水白。寒潮已复去,海马晓无迹。

万弩射鲸鱼,骇浪接天赤。空闻鲁仲连,孤感横八极。

哀哀精卫石,填海竟何益。

高林风怒雨声黑,小阁灯背人语阑。
谁知云外月高照,定是叶间莺最寒。
时觉急飘愁未已,似闻徐滴喜初翻。
骊驹北首榆关路,天晴烟树沙碛宽。
逸妻稚子应沟壑,归路茫茫东去遥。凉叶下时心悄悄,
空斋梦里雨萧萧。星霜渐见侵华发,生长虚闻在圣朝。
知己只今何处在,故山无事别渔樵。
公子方年少,丝桐长有名。
曲虽仍旧谱,指要发新声。
涧落泉初响,风清月正明。
起予千古意,怆恻不胜情。

天地一蚁磨,人生何日闲。此身真土木,到处即溪山。

血点居苫泪,衣馀戏綵斑。春游板舆在,无复奉慈颜。

清明节,何用皱眉头。今日有花还有酒,此身无事便无愁。

兀坐最高楼。

榆花着雨乱飘时,是处调虞费上池。
好试平生医国手,呼卢作五有天知。
公案堆来高似山,人人沉着语言间。
水中掬月徒辛苦,衣下寻珠只等闲。
此事不从人世得,诸贤枉道法门艰。
千山万水参禅者,行到穷时只自还。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