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气象太猛悍,万马骎骎来楚甸。中分不肯割鸿沟,锻砺戈矛期一战。
西山折北如西汉,独馀绛灌奔而殿。谁为刘项决雌雄,赖有韩彭力相援。
卢沟直下两山合,泯泯暗流通一线。突为瀑布出山口,流沫成轮浪成漩。
前逾百步落石瓮,黛蓄膏渟那敢眄。沈沈南去若白虹,为屿为泜互隐现。
凿开混沌几千秋,世俗虽见如不见。今人谁有笔如椽,为写佳名传㝢县。
人閒佳节重清明,呼儿折简招诸彦。一生能著几两屐,佳处每欲经行遍。
山灵著意劝人游,吞吐烟霞生万变。山阿玉女跪焚香,岩畔仙人一笑倩。
居者俨若帝王尊,剑佩雍容侍开宴。植者磊落如钜人,聚立广庭议封禅。
拱者矫矫如勇夫,执戈夹戺著綦弁。平滩浅濑乍可揭,溪路曲折随峰转。
葛屦偏宜苔藓滑,行襟时被蔷薇罥。当面烟岚舞翠蛟,出岫閒云飘素练。
群行不复事拘检,眼正明时脚还倦。班荆共坐溪上石,粔籹浊醪具时馔。
良辰无奈夕阳催,羽觞正要清歌荐。醒心况复有寒泉,玉池遄返成三咽。
三分春色二分休,风外飞花时一片。古人行乐欲及时,半百之年犹掣电。
唯有爱山缘未断,梦寐孱颜添健羡。一穷到骨不自治,虚负胸中书万卷。
漫向山林老却人,生来不识荆州面。肝胆槎枒须酒浇,顾我非狂亦非狷。
纷纷世无真是非,弃置从渠若秋扇。归来新月偃林梢,寂寞衡门掩深院。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记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眣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殜,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傍,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睟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过眼韶华,凄凄又、凉秋时节。听是处、捣衣声急,阵鸿凄切。
往事堪悲闻玉树,采莲歌杳啼鹃血。叹当年、富贵已东流,金瓯缺。
风共雨,何曾歇。翘首望,乡关月。看金戈满地,万山云叠。
斧钺行边遗恨在,楼船横海随波灭。到而今、空有断肠碑,英雄业。
尘糁荒阑,冻苏香缬,又簇淡阴双架。帘卷交枝红到眼,旧恨沧桑飘惹。
年年春晚,为花料理琴尊,题襟还喜依乡社。叶底翠禽听惯,茶香情话。
谁信步屧东风,绿云黯损,蝶蜂重到应诧。俊游换、谁家芳事,浣不尽、蛮薰凝榭。
料花外、白题舞罢。牵萝人泣孀娥夜。况酒醒秦郎,玉笺泪湿愁难写。
远夫振英驾,乃自仪封里。孟复既鹰奋,秉衡亦飙起。
献贼拟扬雄,弹铗笑冯子。时异各暌隔,蓬转自兹始。
澄陂秋柳带明霞,茅屋参差野老家。江转危矶奔骇浪,村邻小市缀疏花。
河鱼入馔偏堪饱,浊酒能酣不用赊。赢得山公清兴在,停骖闲数后栖鸦。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入门于邑泪潸然,执手尪羸木榻前。往事谈来聊草草,拊膺郁处尚填填。
已教吴质长愁老,更使崔骃一病绵。转眼星辰成永诀,秋风秋雨苦啼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