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氏三桂堂

见说庭阶玉树芳,薰教书史郁心香。郤诜林峙应难并,燕窦枝繁未足方。

莫羡三槐森钜府,且看三桂列华堂。多闻直谅成三益,松竹梅花共雪霜。

  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号梅野,上饶县八都黄塘人,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 学,后师事真德秀。官至工部侍郎,谥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谅刊于兴化,已佚。清四车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楳埜集》十二卷。事见本集卷首赵汝腾序、卷末徐直谅跋,《宋史》卷四二四有传。师学朱熹。南宋绍定五年进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擢中书舍人。著有《梅野集》十二卷,传于世。
  猜你喜欢
花落莺飞深院静,满堂宾客尽诗人。
城中杯酒家家有,唯是君家酒送春。
篱日疏煗薄寒,帘沟无语晓庭乾。
不须更恨中秋月,且得黄花子细看。

削木能飞诩鹊灵,备梯坚守习羊坽。不知尽是东来法,欲废儒书读墨经。

王土平平。正海息波澜,岳敛云烟。三景虚明,八表澄清,一月普照诸天。有流霞洞焕,映黍珠、徐下空玄。绝形言。见千真拱极,万气朝元。
当时鹤鸣夜半,感真符宝篆,特地清传。碧湛龙文,红凝龟篆,绛衣舞鬣蹁跹。计功成果就,无真教、郭景飞仙。已千年。亘灯灯续焰,光朗无边。
大雪寻梅好写诗,隔江友家泛金扈。
因观赤壁两篇赋,不觉苏州夜半时。
城上将军原有令,江南才子本无知。
贤侯若问真消息,也有声名在凤池。

骨肉岂不亲,无食难为恩。抱子弃水中,哭声吐复吞。

母饥骨髓枯,儿饥眼眶出。终然两存难,何以共忧恤。

岁月不相贷,恩爱从此分。我死尚可忍,儿啼那复闻。

儿啼那复闻,江水流浩浩。不忍回视之,衔悲入秋草。

宣尼万古帝王师,可叹荆榛没古祠。重整庠宫阐文教,颙观日月再明时。

夜久膏既竭。
启明旦未央。
环情倦始复。
空闺起晨装。
幸承天光转。
曲影入幽堂。
徘徊集通隟。
宛转烛回梁。
帷风自卷舒。
帘露视成行。
岁役急穷晏。
生虑备温凉。
丝纨夙染濯。
绵绵夜裁张。
冬雪旦夕至。
公子乏衣裳。
华心爱零落。
非直惜容光。
愿君翦众念。
且共覆前觞。
稻黄雁入蔗境,水落鹭过屠门。
一片寒烟晚景,数声牧笛秋村。
拍堤芳草随人去。洞口山无重数。翦朝露成树。争晚渔翁住。
今人忍听秦人语。只有花无今古。欲饮仙家寿醑。记取桥边路。
公门何事更相牵,邵伯优贤任养闲。满院落花从覆地,
半檐初日未开关。寻仙郑谷烟霞里,避暑柯亭树石间。
独为高怀谁和继,掾曹同处桂同攀。

新晕移盆。浓香坠儿,相逢正在梅边。曾否凌波,何人为拟飞仙。

湘江夜、水如云冷,甚惊鸿、来往翩翩。算殷勤、解诉清愁,只有幽弦。

从教风露欺难到,料宫黄纤小,无奈冰天。一笑搴芳,人间又换华年。

南园花信犹迟滞,占春光、偏在春先。定归期,梨梦初醒,柳色初妍。

野兴更周遭,应迟问大刀。
山房逢雨好,人意与秋高。
多谢烹鲜乳,还令厌濁醪。
重来须累少,款款听萧骚。
诗礼栽陪岁月深,流芳到此见天心。
桂枝竞秀椿难老,宽占堂前十亩阴。

为怜叔夜并怜松,写入生绡对影重。但使抚弦能作调,何须遥问赤城峰。

覆栏常浸桐阴冷,煮茗犹呈玉邑寒。

茅屋紫霄下,良田石镜边。
此生随分过,不用卖边钱。
这般恶比丘,何人敢近傍。
恣焚三毒火,力起无根谤。
破除少室窠巢,并荡衲僧见障。
闻者见者攒眉,应是无人瞻仰。
方圆不定性空求,东注沧溟早晚休。高截碧塘长耿耿,
远飞青嶂更悠悠。潇湘月浸千年色,梦泽烟含万古愁。
别有岭头呜咽处,为君分作断肠流。

一雁横飞万里秋。西风人倚木兰舟。萧萧南浦碧云稠。

肠是有情牵别恨,心因无蒂殢离愁。夕阳影里凭危楼。

惟清惟肃,靡闻靡见。举备九成,俯终三献。
庆彰曼寿,胙彻嘉荐。瘗玉埋牲,礼神斯遍。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