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四首 其一

众树日改色,凉风下萧森。乔柯无定枝,存叶非旧阴。

白露变凝霜,百芳从此侵。代谢不暂稽,盛衰理相寻。

悬虫自包藏,弃巢绝来禽。徘徊苍苔地,万籁成哀音。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你喜欢
妙舞随裙动,行歌入扇清。莲花依帐发,秋月鉴帷明。
云薄衣初卷,蝉飞翼转轻。若珍三代服,同擅绮纨名。
平生许彦充,躯胆两豪举。
掀髯参军事,讵可细碎语。
我时百僚下,计拙役甚苦。
从事可余力,慷慨志相许。
公乃小著鞭,一官尉南浦。
盐车虽云困,垂棒亦其所。
原子逢荐达,天王方振旅。
求田勿堕气,苞茅当问楚。
此事岂不壮,况复吾素与。
我缘拥縗服,窘欲访鸡黍。
天寒霜雪盛,世乱豺狼阻。
何堪南北趋,别意寓琖俎。
伤心有清泪,挥洒欲如雨。
田间逢醉尉,人道误谁何。
世路日杲杲,冥行宜见呵。

举目怡清和,周览究昏昼。众壑积庭阶,攒峰罗户牖。

攀林摘丛颖,越巘采孤秀。日暮天际云,忽与飘风遘。

四海干戈战血腥,头皮留在更须名。病寻药物为閒计,闷引文书作睡程。

万事转头慵挂眼,一杯到手最关情。此身定向山閒老,我与山英有旧盟。

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

碧窗夫子写兰亭,千载羲之契合冥。赤手妙探龙虎窟,墨池寒蘸斗牛星。

韩公自诧军方张,杜老深知笔有灵。剩欲相从学心画,烦君为我讲声形。

节近清明时候。烟柳丝丝绿瘦。女伴戏秋千,玉臂半揎罗袖。

生受。生受。斗草喃喃频咒。

朝日照北林。
初花锦绣色。
谁能春不思。
独在机中织。
日日春阴只欲眠,强寻南陌复东阡。
犹残碧树花多少,莫惜金尊酒十千。
象管乌丝题往树,玉箫锦瑟负华年。
愁来只对西山坐,卷起疏帘翠接天。
江上平芜望欲迷,江边密雨细如丝。
冥冥白昼飞花急,漠漠青林度鸟迟。
春树又当二月莫,人生那得百年期?谁能苦惜缠头锦,唤起娇娆舞《柘枝》。
弄晴台馆收烟候,时有燕泥香坠。宿酲未解,单衣初试,腾腾春思。前度桃花,去年人面,重门深闭。记彩鸾别后,青驄归去,长亭路、芳尘起。
十二屏山遍倚。任苍苔、点红如缀。黄昏人静,暖香吹月,一帘花碎。芳意婆娑,绿阴风雨,画桥烟水。笑多情司马,留春无计,湿青衫泪。
云阙漏微照,长江得半明。
心随帆影远,鸥似我身轻。
今古几兴废,山川无变更。
倚栏吟未断,拍拍又潮生。

叹息荆卿去,萧萧易水秋。定知遗恨在,不肯向西流。

情丝难断泪丝垂,欲解卿愁倩阿谁。一法传卿牢记取,闲窗无事背侬诗。

大河流日夜,客心多低徊。不见乘槎去,只教飞浪来。

傍有旧龙门,岨峿何壮哉。大禹不可得,凄凉万古哀。

况乎无安澜,鱼龙悲相催。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冻痕消梦草。又招得春发,旧家池沼。园扉掩寒悄。倩谁将花信,偏传深窈。追游趁早。便裁却、春衫短帽。任残梅、飞满溪桥,和月醉眠清晓。
年少。青丝纤手,彩胜娇鬟,赋情谁表。南楼信杳。江云重,雁归少。记冲香嘶为,流红回岸,几度绿杨残照。想暗黄、依旧东风,灞陵古道。

齐云殿阁俨仙居,别有层楼俯万闾。桐叶自承茎露渥,葵花元向日光舒。

牙签玉检清相映,宫月檐星步独虚。海内簪缨尽倾盖,乾坤何必访樵渔。

丹枫万点照人绯,鲈鱠千丝带水肥。
花影芙蓉江上酒,佳人谁唤醉翁归。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滥,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阳苏辙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