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酌酒公能乐,饭糗羹藜我自贫。若语至诚无内外,却应分别更迷真。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万象閒无语,一蛩吟独哗。肃肃月浸树,满庭秾李花。
风从月中来,吹我两鬓华。北斗声回环,南斗亦横斜。
人生几良夜,吾行久天涯。离居隔江汉,何由寄疏麻。
削木能飞诩鹊灵,备梯坚守习羊坽。不知尽是东来法,欲废儒书读墨经。
拍拍群鸥逐我飞,不曾相识各天涯。欲凭鸟语时通讯,又恐华言汝未知。
双鬓翻经老,千金食客贫。由来户外屦,不救甑中尘。
惜此凌云手,终于入幕宾。何人禅家学,崔篆得崔骃。
浅雪初成玉石灰,冒寒拥腋上层台。那嗟晚景催人老,且喜新春入手来。
戢戢庭萱芽始迸,娟娟池柳眼先开。却□疏骋南湖辙,坐想高谈肠九回。
海岛沙寒倦马嘶,风潮雪暗水禽啼。去京已是三千里,家比京城更在西。
迢迢白玉京,上通蔚蓝天。煌煌黍米珠,五色浮空悬。
包括无极际,虚明洞玄玄。可望不可即,恍惚象帝先。
得此以为宝,逍遥以长年。
湖水苍茫气象雄,孤帆远远乘长风。冲开巨浪千层碧,搅破朝阳一点红。
夹岸桃花侵古渡,远山云影蔽长空。闲来访戴人奚在,乘兴何须问主翁。
行雨行云少定踪,梦回时节怕闻钟。竹枝寄恨心偏懒,桃叶题情意转浓。
香冷绣鞍闲騕袅,烛残金障掩芙蓉。红楼绿水无多远,如隔江山几万重。
郡记重编郑缉之,梓乡旧帙渺金丝。赤城灵秀逶迤接,白石渊源约略知。
垂老生涯同寂寞,读书种子孰扶持。至今墨妙碑亭过,尚忆先生坦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