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酌酒公能乐,饭糗羹藜我自贫。若语至诚无内外,却应分别更迷真。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闻道飞来石,当年却畔亡。烟杉行客路,风竹护禅房。
有酒对玉麈,无诗夸锦囊。尘缨自羁束,真赏负山光。
北风捲野天昼晦,雨如弩镞穿屋背。老夫下床行蹑屐,稚子抱书坐持盖。
岂无长楸与巨竹,干折枝摧共颠沛。孰能不动安如山,屹立庭前独苍桧。
天主堂高十字支,筑从新教未行时。嵌空万石玲珑甚,独少流传景教碑。
黄尘不是海,特地为人深。浮世有穷日,劳生无止心。
从容一樽酒,消散五弦琴。会得其中趣,悠悠万虑沈。
火天月满绣衣庭,秋思从君指下生。莫怪老怀眠不得,七弦弹出蟹行声。
今朝风色好,一叶渡淮西。渐见林移岸,方知棹隔溪。
鸡声河墅午,帆动野云低。回首中都望,烟岚路已迷。
近别三日尚思家,久别万里令人嗟。他乡春色岂不好,那如故园桃杏花。
故园桃杏去时种,花落花开谁与共。桃杏今年已过墙,良人何事不思乡。
久别离,愁断肠。
红日马头天已近,青云雁背雨初晴。
木棉开遍野,利溥胜桑麻。足作章身服,非同炫目花。
薅应偕妇子,摘拟倩邻家。白毡浑堪织,高昌莫浪夸。
小麦青青山一曲,江南千里伤春目。盱母江头千渡人,遥指麻源第三谷。
裹盐包饭各匆匆,回首烟霞楼观中。诗成更觅羊何和,犹是前身内史公。
齐女峰前劫火红,殿门零落讲堂空。渔山三绝诗书画,犹使人间说默公。
自己田园任运耕,祖宗基业力须争。悟须千圣头边坐,用向三涂底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