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身拘绊同疏属,俗眼尘昏甚瞽矇。辜负终南好泉石,一年一度到山中。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当涂解印后一日,郡中置酒,呈郭功甫。
凌歊台上青青麦,姑孰堂前馀翰墨。暂分一印管江山,稍为诸公分皂白。江山依旧云空碧,昨日主人今日客。谁分宾主强惺惺,问取矶头新妇石。
淡墨抡魁政少年,蓬山璧水得诗仙。集贤学士看文笔,国子先生费酒钱。
濯锦江头频入梦,桃花水面送归船。平分风月真聊尔,不日来朝尺五天。
即今乐事属墙东,岁晚何曾酒盏空。白蜜已输仍节近,红藤未动况年丰。
休沐时时散马蹄,绿阴如染转长堤。帝城和气融春圃,相国馀波到雨溪。
无数龟鱼和作主,不言桃李自成蹊。圣时正要传衣事,贺监从渠老会稽。
南渡几年里,深山谁力书。独君酣百战,许我丐三馀。
参斗明灯烬,湖江渴砚蜍。斯人犹不第,天理竟何如。
曾闻薝葡林,自是佛世界。何许郁若风,飘飖能自在。
不然山之灵,作意现奇怪。于此證香严,通途盖亡碍。
落日馀霞已自奇,况于人静月明时。重城著我非无意,前遣先生独赋诗。
日落应门闭,愁思百端生。况复昭阳近,风传歌吹声。
宠移终不恨,谗枉太无情。只言争分理,非妒舞腰轻。
局景薄西隅,升月照东垂。肃肃风盈幕,泫泫露倾枝。
侧闻飞壶急,坐见河宿移。睹辰念节变,感物矜乖离。
芙蓉落尽秋风冷。蓼溆萧疏景。云鬓三两薄妆成。十二红阑小立、逞娉婷。
金钩钓处游鳞起。搅得波纹碎。谁抛石子响涟漪。须信隔花影里、有人窥。
仙李蟠根天上栽,玄元皇帝庙崔嵬。神仙不作儿孙计,一任张巡恸哭来。
忆昔持尊酒,时时共短吟。月明秋水净,花落夕阳深。
旧梦中宵觉,离怀隔岁侵。空余擘窠字,遥见故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