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言莫信传张恶,虚气休将碎唾壶。借问闲窗静狐背,何如争胜击珊瑚。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客床无寐听潜雷,珍重初阳夜半回。天地未尝生意息,冰霜不耐鬓毛催。
春添哀线谁能补?岁晚心丹自动灰。料得重闱强健在,早看消息报窗梅。
乱红窣地春无主,宿寒还恋屏帏。梦中何日是归期?
玉台金屋,空逐彩云飞。
烟月不知人事故,夜深来照花枝。蕙炉香烬漏声迟。
阑珊灯火,残醉欲醒时。
事国日犹长,归宁计亦良。泉烹纯孝味,菽啜自然香。
失马君何患,临河我独伤。从今千里梦,夜夜到江乡。
春日无不可,倏忽易晴阴。春晴送远目,春阴生静深。
垂帘据半榻,群动不得侵。残卷落枕头,默默横素琴。
檐霤发奇响,欲洗无尘襟。风铃湿不鸣,禽鸟息高林。
耳目乃森肃,今古同幽寻。孤吟从中来,古木助清音。
雨止籁俱寂,悠然获我心。我心岂由物,遇物屡悲欣。
起觅已无端,微云散遥岑。
首夏破群咻,相从金台游。高秋慰孤寂,相见江东楼。
炎凉变时节,人事安足谋?匹夫不夺志,志士忘在沟。
达大人无我,独立谁朋俦。至道本无体,天地与同流。
子去崇明德,吾当行归休。
钟声催晓骑,寒色上重裘。笑别鹓鸿侣,遥临山水州。
直言非不用,高志自难酬。公暇閒吟处,风清月满楼。
春气上空林,夜声落寒井。了然斗室间,坐怯良宵永。
落地杨柳风,入帘海棠影。烟薄上树消,月微露云冷。
能令万籁空,方知一时静。
不待招风向石栏,淡黄一片夏生寒。剪来摩诘图中影,抵得梁园雪后看。
相得端明似虎形,摇头攞脑得人憎。看取明年作宰相,张牙劈口吃众生。
欲采芙蓉不自由,芙蓉湖水绕阶流。门前终日无人到,只与青山共一楼。
雁去恰鳞来。何幸孤踪系素怀。半幅衍波织锦字,忘开。
却是明珠漾镜台。
也拟与追陪。闻道秋花满径栽。带眼频移憔悴尽,身材。
病到秋深恐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