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国谣 其二

残梦续。浪蕊浮花看未足。容易晓鸦声促。泪痕销绛烛。

缸面酒鳞吹绿。醉来歌一曲。何事近窗修竹。不教丹凤宿。

周之琦(公元1782年~1862年),字稚圭,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周之琦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猜你喜欢
知有瑶华手自开,巴人虚唱懒封回。
山阴一夜满溪雪,借问扁舟来不来。
散点空阶下,闲凝细雨中。那能久相伴,嗟尔殢秋风。
笙镛间玉宇,文物昭清辉。晬影临芳奠,休光下太微。
孝思期有感,明絜庶无违。
老彭临安来,惠我以寒山。
尽是化导意,更无一句閒。
顿驱迷悮心,尽置针石间。
久久得受用,谁畏凋朱颜。

拜赐通班近玉墀,小臣今日睹朝仪。雪花飞在蓝袍上,洁白其身正此时。

远客天涯又岁除,孤航随处亦吾庐。也知世上风波满,还恋山中木石居。

事业无心从齿发,亲交多难绝音书。江湖未就新春计,夜半樵歌忽起予。

悠悠众扰去,寂寂孤吟歇。
雨过满窗凉,高林上明月。

丹黄满目香盈袖,正好是秋天。芗林燕后,栴林供罢,尽许参禅。

当时曾盼,一枝折取,十缶传宣。而今只向,小山招隐,橘录旁笺。

化国多长日,高人侍紫宸。观书从上相,属笔念生民。

云汉文章备,风雷号令新。惟应青简在,能载古风淳。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䠞䠞鸣山筇一枝,逢春聊复咏歌之。故园风光本具足,浪蕊浮花莫作迷。

渐老惟贪睡,相留大有情。诗从年长淡,寒入夜深清。

不鼓床琴㾌,慵书帖字生。灯花独可喜,连夕向人明。

我性不藏事,急吐如建瓴。世人务宽厚,叩意如坚城。

岂不共谈笑,何以同其情。秋风一杯酒,千载无渊明。

繁霜晓幕鸣柏乌,待子兽炭然金炉。重门启锁紫髯胡。
新披骢马陇西驹,头戴獬豸急晨趋。明光殿前见天子,
今日应弹佞幸夫。

十年三度访瀛洲,破浪乘风纪壮游。难得衣冠观上国,敢将砥柱负中流。

桑麻况味惊更改,桃李交情感唱酬。自是群公推挽重,舟车名刺不胜收。

腊尽江南梅发后。万点黄金,娇眼初窥牖。曾见渭城人劝酒。嫩条轻拂传杯手。
料峭东风寒欲透。暗点轻烟,便觉添疏秀。莫道故人今白首。人虽有故心无旧。

仙仗西来感百神,泥金检玉尚如新。山灵知是真天子,万岁声中第一人。

桂管三千里,征人一寸心。
自从登驿路,几见换乡音。
古树春阴薄,寒塘野水深。
渴行呼得酒,瓦碗不辞斟。
当时仓座倚鸿筹,清白堪封万户侯。
陵谷已非家世远,画桥依旧水东流。

荒郊秋老木萧摵,孤岩幽旷仙灵宅。龙去不知几多年,但余寒湫三百尺。

岩中古咏与今题,墨晕劖满不留隙。摩崖破藓见残碑,衮衮诸公列党籍。

端履门外已勒名,如何瘴乡也镌石。元祐去今六百秋,姓字了了存点画。

中间纵有剥蚀文,依稀犹可想遗迹。山灵不可没奇人,故留奸名显端硕。

不然多少断碣半销磨,何故贞珉不泐今犹昔。我来坐卧其下先顶礼,瞻望鸿名如圭璧。

可惜石工愧安民,不畏鬼非兼人责。诸老历历应星辰,当年羽士曾避席。

不知元长欲欺谁,亲挥毫素面不赤。宋业成灰太师殄,三百八人名犹赫。

至今墨客过碑前,指点蔡京笑哑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