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寒食临川平塘道中

溪水漫。岸口小桥冲断。沽酒人家门巷短。柳阴旗一半。细雨鸣鸠相唤。曲港落花流柳。两两睡红**暖。恼人春不管。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猜你喜欢
若为天畔独归秦,对水看山欲暮春。穷海别离无限路,
隔河征战几归人。长安万里传双泪,建德千峰寄一身。
想到邮亭愁驻马,不堪西望见风尘。
谁信心火多,多能焚大国。谁信鬓上丝,茎茎出蚕腹。
尝闻养蚕妇,未晓上桑树。下树畏蚕饥,儿啼亦不顾。
一春膏血尽,岂止应王赋。如何酷吏酷,尽为搜将去。
蚕蛾为蝶飞,伪叶空满枝。冤梭与恨机,一见一沾衣。
机生机,巧生巧,心镬烘烘日煎炒。闯蜀眉嚬游海岛,
扶桑椹熟金乌饱。金乌饱,飞复飞,四天下人眼眙眙。
孰云我轻薄,石头如何唤作玉。孰云我是非,
随邪逐恶又争得。古人终不事悠悠,一言道合死即休。
岂不见大鹏点翼盖十洲,是何之物鸣啾啾。
君子食即食,何必在珍华。小人食不食,纵食如泥沙。
清歌且莫唱,妙舞亦休夸。尔非凤炙麒麟肉,
焉能一挂于齿牙。去来去来归去来,红泉正洒芙蓉霞。
君不见金陵风台月榭烟霞光,如今五里十里野火烧茫茫。
君不见西施绿珠颜色可倾国,乐极悲来留不得。
君不见汉王力尽得乾坤,如何秋雨洒庙门。
铜台老树作精魅,金谷野狐多子孙。几许繁华几更改,
唯有尧舜周召丘轲似长在。坐看楼阁成丘墟,
莫话桑田变成海。吾有清凉雪山雪,天上人间常皎洁。
茫茫欲火欲烧人,惆怅无因为君说。
小县春山口,公孙吏隐时。楚歌催晚醉,蛮语入新诗。
桂水遥相忆,花源暗有期。郢门千里外,莫怪尺书迟。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春寻载酒本无期,乘兴还嫌马足迟。古寺共怜春草没,远山偏与夕阳宜。

雨晴涧竹消苍粉,风暖岩花落紫蕤。昏黑更须凌绝顶,高怀想见少陵诗。

雨深深,秋自老。旧苑新花,莫问愁多少。玉爪侵弦寒料峭。

才奏南音,阵阵惊风搅。

袖红单,屏翠小。剪剪清霜,不许芙蓉好。故国烟芜昏复晓。

尚有青山,强向江城绕。

和议成,兵革偃,清凉居士时策蹇。

桔槔长日挂斜晖,老向园林久息机。病后尚思求马渤,倦来无复理牛衣。

蜉蝣总悟归空幻,蛮触何劳计是非。极目苍苍烟水润,绿阴新满钓鱼矶。

少年落笔便苍然,三礼君家信有传。我觉后生真可畏,子于同辈复谁先。

一枝仙桂花相付,百步垂杨叶惯穿。他日山东看小录,程文还有几多篇。

郁郁孤城百雉高,当年粉堞尽蓬蒿。清波忽见行人影,惭愧红尘染鬓毛。

千里山逢十里平,巍楼突兀见澄清。州依岣嵝屏边住,人在潇湘画里行。

海雁飞回秋渚影,江豚吹老夜涛声。何时得似庞居士,一钵空门了此生。

嬉游湍濑采玄芝,罗袜淩波不自持。毕竟形容何所似,玉芙蓉在碧琉璃。

伯兮癯似松间鹤,季也孤於云水僧。
昨夜梦中闻笑语,觉来秋在影堂灯。

领得除书好便归,故山芝朮已应肥。神仙政苦多官府,不及閒云自在飞。

廿年陈迹杳难寻,回首人天几绿阴。自叹吾衰情顿减,宵来梦阻桂花深。

肃肃日初出,鸟雀寂不鸣。上人理真性,拂弦奏古声。

声古神亦穆,冷冷发孤清。乍疑千万山,逼向户牖生。

又如秋月下,徐闻溪水行。冥激有殊致,历落难强名。

座客斋所向,恬澹以为情。曲终而指歇,音响仍未停。

邂逅款良宵,殷勤荷胜招。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
酒蚁倾还泛,心猿躁似调。谁怜失群雁,长苦业风飘。
地胜千岩秀,名高万古存。
丹崖纪灵躅,绀宇蔽只园。
树老垂藤影,池幽浸藓痕。
会心多兴趣,随意坐林樊。
春风送客渭城西,折柳亭前落日低。
骢马渐随尘影没,黄鹂飞上戍楼啼。

悠然入骨是寒清,山远烟微起暮情。秀色有无难可饱,九华空服笑泉明。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