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素娥风韵自天真

素娥风韵自天真。似回首趁行云。眉黛任长颦。正宜看、啼妆未匀。扇犀轻按,袖罗低掩,一曲广陵春。飞尽画梁尘。曾数到、梨园几人。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猜你喜欢
一年蚕麦九分成,十日云雷万感生。
雨似梅天声陆续,浪乘桃月势峥嵘。
猛拼岁事梅无策,大放春光却有情。
世故从来多错料,落花飞絮未须惊。
坛庙千年草不生,幽真曾此荫余清。
月枝地上流云影,风叶天边过雨声。
材大贤於人有用,节高仙与世无情。
秦山陂下今迷处,苦里宫中漫得名。
儿曹耳语。借问何处去。家在翠微深处住。生计一犁春雨。
客中且恁浮游。莫将事挂心头。纵使人生满百,算来更几春秋。

怒浪蹙天摧漕舟,疾风吹雨黑中流。海神跃马火明灭,龙伯钓鳌山荡浮。

安得灵槎通汉使,断无奇药采瀛洲。丈夫政事经艰险,不负平生亦壮游。

论兵自负纵横略,献赋端从迟暮年。筐箧成书莫知数,田园生计独无钱。

郎官列宿为时贵,博士三科不待迁。已向九原悲蔓草,尚疑吴市有神仙。

今夜家家月,临筵照绮楼。那知孤馆客,独抱故乡愁。

感激时难遇,讴吟意未休。应分千斛酒,来洗百年忧。

万里平沙一聚尘,南飞羽檄北来人。
传道五原烽火急,单于昨夜寇新秦。
天街十二正春阳,小草离离雨后香。
吹彻瑶笙人更寂,桃花洞里日初长。

祖宗勋业耀京华,坦腹天朝宰相家。播世文章铿有韵,通天德业润无瑕。

居官似友山中鹿,避俗如闻坎底蛙。闻道柏台飞荐剡,疲民翘首望星槎。

铅花飞霜满枯草,摇落风来楚山老。海神收水无泪痕,鸿飞古树啼老猿,云低昼檐秋影昏。

客程去住与身违,误掷渔竿下钓矶。好客不来门户俗,远亲相弃信音稀。

青春背我堂堂去,黄叶无情片片飞。遥望家山搔短发,故园酒熟蟹螯肥。

晨朝已失。
桑榆复过。
漏有去箭。
流无还波。
切念不减。
疑虑益多。
季俗易骄。
危心少知。
我之忧矣。
用是作歌。

虎头昔日称三绝,孰谓新图见郑虔。紫翠虚无晴嶂里,青红掩映夕阳前。

从知嘉赏归明无,应许神工迈昔贤。满目秋光无著处,此身疑在碧云巅。

阶前黄叶堆欲满,湖上白云閒自来。千里秋风悲断雁,两峰寒日忆登台。

未能明月同移棹,想见黄花独举杯。吟遍长松千万树,南屏落日寺门开。

天遣孤儿寄海南,杵婴高义尉佗堪。土官争说存韦姓,如意酖亡戚氏瘖。

东风昨夜来,不知草木长。晓起荷锄出,眺此平原广。

墙头桑叶白,屋后春泉响。节序时迭更,风光正骀荡。

野老散鸡豚,相逢时倚杖。

眼底年光尽,家人真不来。西川兵火后,无复望乡台。

百罚深杯,都不记、归来时节。仿佛听、重城更鼓,时成离缺。

江上愁心山敛翠,津头夜色沙如雪。渐中年、怀抱更深交,难为别。

歌声缓,行云歇。尊酒散,香尘灭。想来宵何处,乱山明月。

得意春风群玉府,第名早晚黄金阙。但相思、莫遣雁来时,音书绝。

暝色休群动,秋斋远客情。细风和雨气,寒竹度帘声。
日觉蹉跎近,天教懒慢成。谁能谒卿相,朝夕算浮荣。

世俗薄寒士,那如一漂母。异眼看王孙,一饭亦不朽。

太息淮阴子,才高数不偶。既报饮食恩,难事司农后。

有力同逐鹿,无智免烹狗。生死事太奇,都在妇人手。

毕竟爱才者,食报自长久。祠庙小如拳,千金能买否。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