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西池望二仙桥

池上映秋光,登临爱夕阳。
镜中蒲柳色,衣上芰荷香。
听雨初留屐,当风一据床。
猗兰延客语,高菊以邻芳。
紫翠连山暝,晴阴隔水凉。
坐看人世小,仙驭白云乡。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猜你喜欢
故人念宿昔,欲别增远情。入座炎气屏,为君秋景清。
由来空山客,不怨离弦声。唯有暮蝉起,相思碧云生。

便免颠连苦,相依此一窝。窗虚添夜冷,屋漏得天多。

豺虎中原气,蛟螭海上波。扫除勤一室,此志恐销磨。

苍皮黛鬣,滴金膏丹溜。下结千龄赤芝秀。有先生、杖挂长柄葫芦,篮子内,百本木华红绣。

㗳然云水兴,瓢笠随身,炼术餐霞老岩窦。戏斸茯苓归,封寄轩辕,雷文篆、形如鸟兽。

笑多事商颜四先生,同溺过儒冠,一般皓首。

痴龙兀挟云阵舞,海天十日九风雨。脉脉隔江不得语,冒雨寻僧禅趣古。

何期海上听潮人,心花怒发天地春。豪吟杜陵洗兵马,天涯慰我哀时身。

开缄喜若与君遇,顿释愁怀诵佳句。云阴蔽天无斗牛,漫倚楼阑看剑气。

长安忆,其四忆金鞍。头上进贤腰下组,可怜一跌万人看。

读书人做官。

一年再远别,尘世令人嗟。况复江湖永,空惊鬓发华。

青山浮海上,远水即天涯。出处俱萍泛,悬知后会赊。

义气横天白日阴,巍然遗像学宫深。千秋不化苌弘血,百折难回豫让心。

自昔奸䛕谁不死,如今元社亦销沉。黄昏柴市风沙惨,回首行人泪不禁。

绿阴匼匝欲周阿,正午庭空雀可罗。更许瘦筇支病骨,玉山影里听弦歌。

野人半生但株守,虽在人间少游走。梦里名山草草过,虾跳何曾会出斗。

因寻獦獠到新州,满眼秋光正重九。入城不见卖柴人,直到泽宫逢好友。

先生久病不出门,闻我远来叹希有。登堂七发愧枚生,话到深宵月当牖。

主人就枕客亦然,珍重明朝更携手。饱餐苜蓿高兴生,登临未敢辞衰朽。

天露峰高在眼前,龙山旧路重回首。祖庭秋晚漫淹留,笑别官衙返南亩。

故人家住官峒头,觌面相逢良不偶。剡溪兴尽且归去,他年未卜重来否。

中岁思远游,遐心在参诣。垂老迟出门,致远常恐泥。

翘首匡君庐,高深薄云际。客从山中来,为我说幽邃。

曰有古栖贤,珠林盛丛桂。玉渊澄素波,金井涵芳砌。

三峡泻奔雷,大声警聋蔽。上接紫霄峰,下瞰湖天势。

净成人境幽,松竹环苍翠。师王去不归,天龙森拥卫。

堂构仰象贤,箕裘须善继。我公道眼高,頫仰无一切。

十载主丹霞,心力穷微细。苦节挽颓纲,清操起流弊。

古道不可今,浩然拂衣袂。大笑行出门,孤风振南裔。

华亭归兴赊,江波共摇曳。取道入匡云,故山寻夙契。

旧业未荒芜,埙篪事耕蓺。我本住山人,出家须出世。

生平云水心,欲往还濡滞。去冬觐法筵,名山度残岁。

春风返旧林,百忧集如猬。暂别去还来,法堂己虚位。

绕径菊花黄,抚景商飙厉。怀人秋正深,望远庭阴翳。

大地鲜知音,登堂想真谛。顽哉跃冶金,寻思旧炉韛。

愿得半把茅,老来成活计。上与紫霄邻,近接栖贤寺。

长从郢匠游,运斤时斲鼻。大道无异同,焉知洞与济。

寄声高卧人,容我榻边睡。起来看远空,千峰互阴霁。

山色与溪声,句句无生偈。明年买草鞋,春江鼓兰枻。

寻师入宝山,化城非久憩。

青山绿水。自与今朝长是醉。绿水青山。得道之人本要闲。清风明月。占得逍遥无可说。明月清风。共是三人我便同。

黄山之峰三十六,采药行行遍山谷。有时看云宿天都,千涧万壑云模糊。

北辰咫尺星匝地,当空皎皎秋蟾孤。天鸡初鸣海光赤,下窥群动喧号呼。

白云掀浪接沧海,汹涌万里迎金乌。此时看白云,便欲扶轮登天衢。

沛然三日霖,一洗旱魃群生苏。灵芝与丹草,下以医疲癃,上以宁君躯。

庆云布祥痴瘴息,夭札俱令归寿域。看云不负出岫心,解将医人转医国。

功成依旧归黄山,采药看云老山间。石床夜湿洞云宿,芝草晓茁东风还。

紫阳山人昧精讨,看云不识黄山道。安得乘此秋风早,与子相期拾瑶草。

三都一序争传赋,借重西州皇士安。惭愧山图经品藻,苦心留得后人看。

晨背大河南辕。
跋涉遐路漫漫。
师徒百万哗諠。
戈矛若林成山。
旌旗拂日蔽天。

晓寒篱落外,一见一番新。唤觉群芳梦,先钟万古春。

冷香宜醉寝,真色任烟邻。更喜连朝雪,飞花为辟尘。

沧桑时世欲如何,转眼豪华慨逝波。毁到室庐人迹少,居邻墟墓死亡多。

孱躯久病伤迟暮,浩劫当空历折磨。古往今来常若此,儒生只合悔蹉跎。

我州金石多未彰,补志窃愿搜罗详。遍寻城阙兼桥梁,觏辄手拓声琅琅。

朅来论古广业堂,好古人遇甘泉乡。导余周视循宫墙,门内有井六角方。

石闺覆如摧倒缸,质虽粗顽形异常。制度仿佛侔李唐,石颈有穿力可扛。

其上字迹留八行,倩亟拓之墨汁香。义泉大字书端庄,如蔡君谟笔老苍。

馀惜残损惟偏旁,年代莫辨空思量。题名仅识为高阳,当时凿此因荐亡。

报妻胡氏七二娘,此意无愧良人良。历今不知凡几霜,食者甘之犹琼浆。

吴中古井石放光,载顾氏志流芬芳。老夫之称识不忘,是井功德堪颉颃。

姓氏未泐待表扬,幸逢椽笔志海昌。与钟并拓璧合双,一金一石真相当。

鸿词况诵长短章,塔铭显不殊药王。续貂我亦搜枯肠,寒泉酌胜亭沧浪。

盖代豪华别业存,梅花百树自成村。春光漏泄枝三两,破费寻诗一扣门。

山径崎岖紫翠连,白云深处是壶天。
客来无物供吟笑,旋摘新茶煮石泉。
江畔长沙驿,相逢缆客船。大名诗独步,小郡海西偏。
地湿愁飞鵩,天炎畏跕鸢。去留俱失意,把臂共潸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