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炎欠]翩翩。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闽,故隶周者也。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缘絙,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其水陆之险如此。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陿多阻,岂虚也哉?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其志壮哉!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
韬云仙馆客夜舞,群灵环瞰挥汗雨。万鬼抱头避险语,凿破混沌古天古。
长爪郎作抱虬人,仙李万叶今犹春。与花共命入色界,历劫不坏存诗身。
延晖楼头喜相遇,宝玦王孙出奇句。老我崟崎历落人,郁郁五陵望佳气。
舍人家世称儒素,供奉班联起居注。仙郎尽识凤凰毛,父老相传骢马步。
当日兰台抗疏还,读书高卧柳亭山。至今犹忆张文纪,年少官微犯帝颜。
闻君夜入蓬莱直,归梦时时动秋色。翰染金茎彩露寒,庐开玉树青天逼。
回首南云春事繁,浮丘峰下小桃源。他时摇艇新安水,坐把江花醉故园。
春去寻王谢。花草亚、甚时梁燕才嫁。寻常巷陌,人人自比,莫愁声价。
芹泥拾去还怕。醉梦里、宫衣暗卸。漫夕阳、低说兴亡,香巢且垒兰麝。
须知叶底流莺,树阴啼鴂,春残到夏。屏山似旧,帘栊未改,舞休歌罢。
欢娱好趁良夜。快轻剪、云罗绣帕。更那堪、梅子青圆,蔷薇满架。
官街尘土雾中天,入眼荒寒一洒然。大似终南山下看,北风和雪卷苍烟。
傍池聊试笔,倚石旋题诗。豫弹山水调,终拟从钟期。
夹竹来禽,药苗戏蝶,梨院浓阴时候。晓起笼烟,开遍亭台非旧。
擘纤手、琼雪搓成,倩玉斧、水晶裁就。记临春、大舍歌残,满宫凉月漾罗袖。
小楼曾见白燕,飞去花间莫辨,飞来还又。连理交枝,片片光凝清昼。
为迎风、欲障屏山,乍掩映、冰绡云母。认疏篱、几点梅花,暗香真是瘦。
杜公称诗圣,众体无不备。大云赞公房,乃与选诗类。
向来信口读,未测意所谓。近览杜园说,乃知豁蒙翳。
当年陷贼中,此为窜匿地。去来与信宿,踪迹皆可识。
复壁藏赵岐,北海侔高谊。巾履及醍醐,衣食兼赒济。
脱身有天幸,麻鞋达行在。右丞与司户,误被罗网致。
托疾以自全,亦未伪职试。台州竟死谪,辋川亦作废。
少陵屡赠诗,湔祓至一再。后儒顾不谅,执此为訾议。
往者粤寇乱,名臣若汤戴。皆无效死责,慷慨轻就义。
承平重气节,清议犹可畏。道咸去岂远,风尚乃大异。
纷然鸟兽散,咄咄真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