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少年时额覆肩,彩衣嬉戏画堂前。隋珠作佩贻韩重,赵璧裁环赠绛仙。
只道双鸳作宝牒,那知别鹤出朱弦。自从镜与人俱去,花落莺啼一泫然。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谁见东巡驻六龙,秋山留与醉吟翁。人非物是纷华外,古往今来想望中。
云日万年兴素节,士民千里闹晴空。黄花盈首犹教掺,一笑从他落帽风。
京江语别十三春,宇宙茫茫几战尘。客路秋风欺白发,阴房夜雨湿青燐。
杖藜叹世悲谁子,悬印朝天少故人。回首鹿门思旧隐,荒坟宿草更沾巾。
不惮风霜道阻修,一瓶一钵少迟留。稽山未可轻归去,浮石精蓝况旧游。
相见仍青盻,相悲总白颠。功名怜蹭蹬,患难喜生全。
小市三楹屋,荒村数亩田。南交同宦者,若个在林泉。
仙子乘云下玉溪,幽人又赋探春诗。远香暗度横桥上,正是横斜一两枝。
读书万卷必读律,此语偶自坡公出;其实二者匪殊观,治心救世理则一。
书之注疏多于书,律亦如是贵详悉。后生聪明且轻薄,瞥眼看律如驰驿;
句可割裂字可删,顿令本文无完质。律文尚遭刽子手,区区民命复何有!
民命纵为君所轻,舞文无乃露其丑;君久自负读书人,只恐读书亦失真。
身在青山里,心悬白发前。饥来驱我去,老合抱孙眠。
习懒诗成癖,除愁酒亦仙。定知贫有骨,差取世人怜。
古来明哲守厥身,天下国家难比伦。有欲无欲恒守真,仙珠道玉保抱频。
澹泊无为康我神,蟠龙翥凤孰可驯。华山枕畔华胥人,才闻避纣复避秦,天然一曲桃花津。
华盖殿中陈谠论,奉天门外拜新除。九重霄汉求言日,一道风霜接节初。
海岱人看骢马客,鲁邹家诵蠹鱼书。高才况是成均彦,不愧菁莪化雨濡。
绕舍乌成阵,终年虎卧门。山梅初并蒂,冬竹又生孙。
耿耿天公识,明明国典存。千秋何孝子,不愧史官言。
芰荷香里开明镜,杨柳阴中傍画桡。更貌风鬟相对座,新词写就付吹箫。
柳阴深处觅新凉,百顷玻璃澹夕阳。閒把渔竿自垂钓,白莲花底起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