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歌四首 其一

娉娉袅袅采茶娘,不采蘼芜不采桑。日暮子规劝归去,荒山草露易沾裳。

林朝崧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猜你喜欢

蒲叶日已长,杏花日已滋。老农要看此,贵不违天时。


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蚯蚓土中出,田乌随我飞。


群合乱啄噪,嗷嗷如道饥。我心多恻隐,顾此两伤悲。


拨食与田乌,日暮空筐归。亲戚更相诮,我心终不移。

细剪胭脂,轻含茜露。芳菲百日浓辉聚。红妆懒去斗春妍,薰风独据珊瑚树。

翠叶笼霞,琼葩缀雾。湘帘影卷猩姿雨。仙郎禁院旧传名,亭亭好伴西窗暮。

本无一字尧夫易,八十一篇扬子玄。今古是非那复辨,仲尼尤不废韦编。

身心顷刻不相离,未得为谁得是谁。饮水入喉分冷暖,从来只有自家知。

数幅云笺自卷舒,试教落笔看何如。休将彤管题闲句,正要班姬续汉书。

霞友无尘虑,云朋绝事情。气神相结净中清。谈笑大丹成。

好把碧桃采摘。专献蓬瀛清客。大家同共庆重阳。

开宴一齐尝。

纵横老干苍如铁。因何乱点黄金屑。看到素心开。

黄金买不来。

道妆相似否。更比梅花瘦。一事不如梅,天寒有鹤陪。

午桥花竹为谁欢,毋谓成功在考槃。海上烟尘方络绎,中原黎庶欲凋残。

舆情此日归司马,揆路何年起谢安。同学老生无世虑,亦题尺牍劝加餐。

鬓发苍浪齿动摇,自知宜退待谁招。茶馀引鹤消春昼,酒醒闻鸡记早朝。

肥截玉肪羹缩项,香翻云子饭长腰。尚嫌门有徵诗客,时与山人破寂寥。

临水时自照,照我须与眉。须眉何所似,恰似纯白丝。

从兹一白后,宁有再黑时。譬如花落地,不复还故枝。

殷勤语须眉,听我自解诗。幼小痴读书,既壮多忧思。

自苦有冰檗,自润无膏脂。劳生到今日,汝白将何辞。

古寺门前新柳垂,思君先订听黄鹂。
倡楼雪满催歌扇,僧舍春寒忆酒旗。
月到秦淮皆似面,山如钟阜始为眉。
东风九十寻芳急,不是看花莫杖藜。

秋风万里送南征,一疏声名满帝城。酒市歌楼寻侠客,人间何处有荆卿。

形弱能使强,脉病能使寿。医和肘后方,袖手若无有。

绿野归晋公,洛社闲迂叟。此意谁得知,可以久则久。

去夏苦多雨,势若无炎官,
今晨迫重午,香黍仍胶槃。
天机杳难测,人言亦多端。
祗今原田上,立苗未妨寒。
但愿含颖时,借日开迷漫。
蟪蛄尔何知,煦煦啼夜阑。
旅游无近远,要自别魂销。官柳乡愁乱,春山客路遥。
伴行芳草远,缘兴野花飘。计日功成后,还将辅圣朝。

觅句隐乌几,谈经坐虎皮。乾坤秋已半,风雨夜何其。

聚散偏相忆,穷愁不自悲。但令交有道,莫惜鬓成丝。

出堂古书带新注,时时传向人间去。山中有水名燕泉,护绕山人注书处。

堂前洗砚动回塘,墨沈涓涓欲滥觞。积流到海变海色,河伯天吴惊大方。

山人为霖蹑台省,手挹天瓢入虚洞。稿枯萎薾足沾濡,困暍沈痾快凉冷。

忽忆泉头书满家,莲开鱼泳近横槎。眼前用世功已就,镜里流年鬓未华。

试问登崇何岁月,童年文击南宫节。今古勋庸校蚤迟,燕泉大与磻溪别。

忆别池塘秋又过,王孙春草竟如何。鸰原落日迷芳杜,雁浦西风怨绿莎。

梦里青山空落泪,愁中白石共谁歌。故园好为栽松菊,野兴年来五岳多。

长安市上复谁语,永夕盘桓非偶然。交味醲于公瑾酒,吟情孤似伯牙弦。

赖君抗节砥流俗,与世殊科追昔贤。銮辂东回尝胆日,哀时词客倍缠绵。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

吴山故多态,转侧为君容。

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

惟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悲秋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