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止携书一箧,长日坐空林。每见僧家事,便生静者心。
虚亭云片泊,仄径树根侵。去郭无多地,閒来相对吟。
细雨鸣鸠石路迟,苍茫水树共依依。好山可惜云藏半,古砌空闲客到稀。
列炬自应投照乘,踏春何用问渔矶?停桡不少迷津者,独幸风波一息机。
春月才圆,春花欲放,春宴初开。喜春省仙卿,高跻眉寿,春曹诸彦,共赋台莱。
留赏春灯,醉酣春酒,一任春宵鼓角催。春堂上,蔼十分春色,光映三台。
主人昔占春魁。有赞治、春官礼乐才。况雅量春融,清颜春盎,化行春雨,名震春雷。
春殿宣麻,春宫定策,春日还看拜玉阶。春风里,好调和玉烛,照耀春台。
高山崔崔,青川浏浏。息有幽居,济有轻舟。已远人境,同志来求。
优哉游哉,足以忘忧。
东观才华说孟坚,相随无补漫穷年。谨严敢意春秋笔,诠次惟将岁月编。
文案尘高伤病劣,大官日给愧肥鲜。太平有象须君写,莫把三长让子玄。
扬帆载月远相过,佳气葱葱听诵歌。路不拾遗知政肃,野多滞穗是时和。
天分秋暑资吟兴,晴献溪山入醉哦。便捉蟾蜍共研墨,綵笺书尽剪江波。
肺气新年何太频,掩关风雨动经旬。春寒稍稍妨觞咏,人事纷纷可笑嗔。
晚岁禅心了无住,平生龙性独难驯。杜康未是忘忧物,细读维摩究病因。
薰莸原异器,彼此各分途。奈何沽名者,昂然七尺躯;
青蝇附骥尾,一旦同驰驱。有谁能鸣鼓,诧曰非吾徒!
山川正萧瑟,送别倍魂销。客去云横路,诗留雪满瓢。
天空高独鸟,岭直下双樵。远戌一声角,梅花夜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