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黔中东归旅次淮上

行旅本同愁,黔吴复阻修。半年方中路,穷节到孤舟。
夕霭垂阴野,晨光动积流。家山一夜梦,便是昔年游。
李频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当时学舞钧天部。惊鸿吹下江湖去。家住百花桥。何郎偏与娇。
杏梁尘拂面。牙板闻莺燕。劝客玉梨花。月侵钗燕斜。
倚柯睨苍髯,短簑挟风雨。
谈道谁我知,对弈者其侣。
狂吟发悲调,谷鸣相律吕。
扊扅岂不怨,宁售大夫股。
长镵斸仙苓,获薪为吾煮。

天门赤岸涉波涛,问讯秋来迹已劳。风雨才晴将送远,江山无际共登高。

重来郭伋谁能必,独立王尊气自豪。衰眼摩揩瞻事业,何妨万里纵旌旄。

金沙与同架,并蒂更连柯。红白虽相宜,品藻当如何。

鱼网劈来螺粉滑。臂痕细压金条脱。背人写就两行欹,花胜缬。

银缕结。纤指斜封惹脂沫。

杏圃仙游远,桃源往事亏。
名高孝妇传,词掞外孙碑。
孟鼎方知贵,莱衣不复嬉。
生男有如此,天道岂无知。
长忆龙山,日月宫中谁得到。宫中旦暮听潮声。台殿竹风清。
门前岁岁生灵草。人采食之多不老。别来已白数茎头,早晚却重游。
宴娱宾,谓之撇雪会。去冬无雪,今岁初白如此,灯下喜赋此词,录奉达夫,且应撇雪故事,为一觞之侑也小窗遥夜失冬严。觉春添。卷疏帘。掌许冰花,撩乱扑风檐。喜倒坐中儿子辈,争指似,谢家盐。一杯灯下醉掀髯。处穷阎。最情*。万垅含春,江上麦纤纤。应笑冻吟苏老子,揩病目,认青帘。
惠人须宰邑,为政贵通经。却用清琴理,犹嫌薄俗听。
涨江晴渐渌,春峤烧还青。若宿严陵濑,谁当是客星。

冰雪河梁不见春。欲回星汉问迷津。此中何限未招魂。

尚有燕莺争暖树,可怜蜂蚁是微尘。等闲天气判寒温。

含风皆有态,夹路自成行。驯鸦朝暮集,接叶得深藏。

平生乐事在三馀,不管梧阴过玉除。绝尾忽参嫠纬句,风尘今日正愁予。

武昌古名地,英秀森琳琅。
既号诗书窟,复称云水乡。

泛泛水中凫,上下声相呼。徜徉信波浪,澡濯羞泥污。

晴洲漾蘋荇,雨岸眠菰蒲。饮啄亦自足,飞游谁我拘。

侯门大池籞,富屋夸庖厨。何惭久垂翅,未愿轻投躯。

虽非黄鹄举,幸与白鹭娱。逃烹笑穷雁,啄腐嗟饥乌。

三秋熟粱稻,万里开江湖。寄言泽中子,何用张罗□。

人生天地间,如花开春时。
遇晴即欣荣,遇雨还离披。
晴雨由上苍,汝花何悲为。
显允阮嗣宗,放达世所推。
忧思独伤心,作为十七诗。
感慨怀辛酸,似未达天理。
既好王子乔,又晋轻薄子。
善善又恶恶,好生而恶死。
如何得徽称,口不挂臧否。
忆别无今日,生还有岁年。
那期千里合,相见一潸然。
往事秋云外,幽怀落叶前。
何时与同好,方驾枉林泉。

一声两声秋自语,搀来朴树湾头雨。歍歍咽咽背镫成,黯黯茫茫水乍生。

锦䆧聊落《梅花弄》,几叠如传《黍离》痛。乐府嬉春宛转情,玉山品月承平梦。

我欲理此曲,曲短愁复那。铁龙铁龙可奈何,人生哀乐由来多。

不见平章秘密歌天魔,何况垂杨垂柳千里催明驼。

当筵捉换琵琶抱,头白天涯泪更沱。

舞商初赴节,湘燕远迎秋。飘丝交殿网,乱滴起池沤。
激溜分龙阙,斜飞洒凤楼。崇朝方浃宇,宸盼俯凝旒。
太清之云,镜中之尘。
从无住本,廓应如春。
妙玄不动,示现无垠。
三世普入,孰妄孰真。
现成公案,岂费精神。
当头一著,坐断要津。

使君标格如何拟,淡月寒空笼白梅。风土清嘉吏事少,空庭梳羽鹤徘徊。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